• 生活小常识
  • 生活技能学习
  • 安全知识
  • 理财知识
  • 礼仪知识
  • 节日知识
  • 旅游知识
  • 健康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生活 > 生活小常识 > 正文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

    时间:2021-01-22 18:03:3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邓小平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思考中国反贫困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反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不仅关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更能促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邓小平从两个层面阐明了反贫困的价值目标,一是国家兴旺富强;二是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帮助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摆脱贫困是中国反贫困的着力点;要探索一条通过改革开放,制定并实施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先富带后富,发达地区帮助落后地区的反贫困道路;反贫困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邓小平反贫困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成就卓著。学习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对于当前做好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反贫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5-0053-13

    邓小平以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深情来思考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为让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基本目的。他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从维护国家形象,实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构建世界公正合理政治经济秩序的高度来谈反贫困的战略意义,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来思考反贫困的实质和内涵,并对中国反贫困的价值目标、可行路径、着力点及必须坚持的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贫困理论。在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对我们当前的扶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依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反贫困的战略意义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对于反贫困的思考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既考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重大意义,又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视野把中国乃至第三世界国家反贫困事业提升到国际战略的地位。

    (一)反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对于反贫困的思考是从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逻辑起点开始的。早在邓小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党。为了实现党的一大宣言里“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的奋斗目标,他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投身革命、奋斗不息。这个共产主义的理想在邓小平的心中,从来都是要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人民摆脱贫困的。

    早在左右江闹革命时,1930年初,由邓斌(邓小平)政委、张云逸军长签署的《中国红军第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就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改良工人生活消除贫困的理想。此《布告》里提出“增加工资,减少时间,待遇得改良,失业有保险”;进行土地革命,“租税尽取消,土地归农民”;改良士兵待遇,“提高生活”;“废除苛捐,保护贸易,买卖公平”;对社会要“抚恤老弱,救济赤贫”。这可以说是体现邓小平从共产主义理想的视角思考反贫困的最早文献了。正是由于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江西根据地,邓小平被王明“左”倾路线诬蔑为“毛派头头”被打倒,他依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按他自己的说法:“没有什么秘诀,因为我是共产主义者,也是乐观主义者。”挺进中原时,他非常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提出以满足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作为制定根据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并把这作为赢得人民认可和支持的前提。他说:“人民只有感觉我们好,才能团结在我们周围,如果感觉我们不好,就会脱离我们。如果我们再不从生产着手,人民就会起来反对我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开始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艰苦探索。作为西南局第一书记,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大西南,邓小平认为摆脱落后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他说:“经济问题是各民族人民的一个基本问题”,“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这是长远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不断创造条件。共产党、毛主席为什么要领导革命?就是要使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生活一天天获得改善”。毛泽东认为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大道是摆脱贫困的可行途径,他说:“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独立的工业化体系也初步构建。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失误导致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发展缓慢,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数亿人口尚未摆脱贫困。1973年邓小平对于国情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我们地大、人多,但很穷”,“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二十多年的建设探索,我们“有一点成绩,但还要当好多年的发展中国家”。1975年,邓小平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9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指出,经过25年的奋斗,我们摆脱了旧中国的半饥饿状态,粮食基本够吃,也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工业基础,但我们要清醒看到“我们还很穷、很落后”。

    正当1975年的整顿初见成效时,1976年邓小平再次被打倒。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邓小平在这次会上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强调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身体力行、实事求是地反思近3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成败得失。到20世纪70年代末,新中国建立初毛泽东就提出的让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并未实现,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邓小平直面这种严峻的现状,他多次毫不避讳地谈到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并指出贫穷与社会主义的称号不相符合,让人民摆脱贫困是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的基本目标,反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战胜资本主义的前提。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