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商务礼仪 > 正文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时间:2020-12-04 15:05:5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大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较为成熟的特殊阶段,其在成长过程中有令人称赞的行为,也有一系列关于学习、感情、交友、职业选择等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他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担有重要的职责,其工作质量关系着高校能否和谐发展。为此,文章应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学能力提升出发,探讨加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优化学生心理健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情绪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輔导员;教学质效;危机干预机制;控管情绪;心理健康

    一、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科学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所占的地位。高校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教学水平:多吸收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强的感知能力,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能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和辅导;提升教学的自我修养,强化心理辅导的综合素质,能获得学生的认可,能做好相关的心理追踪、处理、建档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习、社团和团学政治生活开展活动,营造趣味、开放的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二、辅导员以大学生心理特质为切入点,探讨优化其心理健康品质的有效措施

    1.与校办的心理咨询中心联动合作,建构危机干预网络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更为激烈的竞争,大学生要想在高压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咨询中心是每个学校必建的基础设施,内含大学生心理管理系统、职业测评和危机干预软件、沙盘、音乐放松椅、体感音波催眠系统、生物反馈训练系统、专门的宣泄室等。高校辅导员应与心理咨询中心联动合作,使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以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作为心理教学的基本入门,并以动态协作的形式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实行周报制度。各辅导员每周将本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汇总后上报,建立危机干预网络和自杀预防快速反应机制。比如,辅导员如果发现班上学生行为异常,经常出现胡言乱语、对现实不满、脾气怪异、做事呆滞、容易冲动等情况,一定要约该学生进行甄别评估。心理咨询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危机干预,让学生接受应有的治疗。

    2.以大学生心理特质为切入点,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有问题主动说

    现今各高校的辅导员工作的对象主要是90后的学生,他们多生活在物质较为丰富的现代化生活背景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主要为自主学习的需求、交际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心理承受能力的需求、人生规划的需求。高校辅导员应以大学生的心理特质为切入点,多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有问题时及时说出来,主动说出来,因为任何心理问题如果埋在心底,压抑久了会慢慢变成可怕的心理障碍。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会让人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厌世情绪。

    3.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控管自我情绪,及时疏通不适情绪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投入能力,要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有一定的把握。不仅如此,高校辅导员还要结合最新的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新闻案例进行教学。如2016年12月22日山东某高校发生了一起21岁女大学生赤裸跳楼自杀事件。在具体的案例展示中,辅导员以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情景体验等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的体验性和生成性。贴近现实生活的有较强的教学实效性的心理教学内容能让学生们在无意识下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控管自我情绪,及时疏通不适情绪。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流于形式,与学生的心灵教育应约定“保密”原则:可建立相关的心理健康危机防御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以新闻报道的心理问题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控管自我情绪,及时疏通不适情绪,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郑华萍,姜丽萍,孙媛媛,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8(4):81,83.

    [2]张钦哲.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0(5):27-30.

    [3]林为平.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s1):80-82.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