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 散文欣赏
  • 故事大全
  • 随笔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课外必读书目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阅读 > 散文欣赏 > 正文

    2021师德师风党课

    时间:2020-11-26 11:20:5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1 221 师德师风党课(三篇)

      党员教育培训中要解决好“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就必须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让教育培训活动“热”起来,达到效果。

      1 221 师德师风党课

      省委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和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市委实施“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县委三大发展战略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重心。在庆祝建党 xx 周年之际,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一、提升师德师能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党员教师,我们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我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我们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二、促进学校和谐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和“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

      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

      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 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

      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

      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

      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

      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

      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以实际行动来庆祝建党 xx 周年。

      1 221 师德师风党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进行党课教育学习,我给大家的课程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二是当前师德师风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如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217 年 11 月 2 日下午,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1 多个事关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文件。其中,《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成为新一届党中央深改小组通过的一个教育文件。这是攸关教育改革发展、攸关 1578 万教师的大事,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战略地位正在深入落实,预示着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对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贯彻和落实。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这些内容既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应当遵循的规律,也明确了改革的具体路径、目标和工作重点,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集中和精华表述,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所以,这就是我讲的一个方面,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回应并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渴求,需要一支专业素养与道德品质同样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影响着其教学质量,而道德品质则对人才培养起着方向引领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在重视准入门槛之“标”的同时彰显其道德品质之“本”。所以,我们必须深刻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需要!

      二个话题当前师德师风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我们教育行业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令人发指,去年上海“某亲子园虐童事件”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在该事件中,老师在帮孩子换衣服,忽然将孩子的背包拿下,摔在地上。这名老师在帮孩子脱衣服时,还将孩子

      推倒撞到了椅子上。还有教师在给孩子穿衣服,不知为何老师给孩子食用了不明食物,随后孩子开始哭泣,老师也不管。有家长指出不明物品是芥末。这些行为,让人无法想象。还有今年频频爆出的一系列大学教师和学生不正当男女关系事件、论文抄袭及科研造假时间、让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师德师风出了什么问题

      结合当下的师德师风新闻报导及我自己的观察总结,我认为目前师德师风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或表现

      一,敷衍的教学态度。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大部分教师能够认真备课,组织教学。但是也存在部分教师不重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现象。

      二,功利的科研趋向。一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精神,存在浮躁心理,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学研究和教学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功利性。

      三,个人利益至上的服务动机。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首先,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当作一种稳定的旱涝保收的谋生渠道,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不是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因此,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少应有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有些教师热衷于二职业,以挣钱为目的,无心钻研业务,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往往以待遇的高低,收入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敬业的态度,有的教师干工作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缺乏奉献精神。

      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现实的行为表现,酿成一出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们每位教师,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贯穿落实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在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是今天我们讲的三个话题。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师德之魂。魂者,精神也。灵魂,在一定意义上是个比喻,寓意指导和决定作用。师德,首先要有魂,要有一个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这就是理想信念。因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教书育人的使命,所以势必要有“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师德建设就有了方向,使师德高尚的教师,既能当经师,更能为人师。

      师德建设中教师理想信念的核心素质是责任担当。具体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二是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三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四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人民服务。

      只有这样,从大处着想,教师才能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从小处入手,教师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志存高远,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思想。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情操教育。

      道德情操是师德之根。根者,事物的本源也。平时我们常说“追根究底”,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师德,其根底在哪里在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从规范上说,涉及三个关系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即所谓“群己关系”,其中国家认同或热爱祖国是其核心因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又称“人己关系”或“人际关系”,其中孝道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其核心因素;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即自我道德修养,其中信心是其核心因素。从范畴上说,伦理学比较重视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四种范畴;在当前社会,人们较重视的是仁爱、诚信、公

      正、公平、节操、良知等道德观念。从心理结构上说,知、情、意、行重视的是道德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师德建设中教师道德情操的核心素质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具体内化与外化在处理好如下五个关系上一是教师与社会的关系,要求热爱祖国,依法执教;二是教师与职业的关系,要求忠于职守,廉洁从教;三是教师与集体的关系,要求团结协作,严己宽人;四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求教书育人、甘当人梯;五是教师与自我的关系,要求以身作则,闻过则喜。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德施教、立德树人,用崇高的品格衬托出完美的道德情操的师德,是成功教育的根本条件。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里可表达两个含义,一是要完善师德,必固道德情操这个根,师德是道德情操在教师身上体现的职业道德;二是从“德育为先”出发,追根究底,遵循“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理念,也就是说,要想造就与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根必然追溯到教师的师德,以师德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去培育学生、感染学生,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三是提升教师队伍的学识根底

      扎实学识是师德之基。基者,基础也。房有房基,地有地基,“邦家之基”,引申出“根本”一词;基者,又为“始”也,《国语·晋语九》中“基于其身”,又引申出“出发点”一词。师德之基,之始是扎实的学识。师德的目标是为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以知识为前提。

      师德的责任,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扎实的学识要求教师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要求教师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如果说师德是以道德情操为根底的职业道德,那么,作为师德组成要素之一的扎实学识就是教育的手段,高尚的师德是提高扎实学识的前提,而精湛扎实的学识又是践行师德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扎实的学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奋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此,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二是知识水平集中体现在教育创新;三是教育创新的基础在于教师钻研业务;四是教育创新所需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养成质疑精神;五是教师的教育创新来源于教育科学的研究;六是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的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这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就是师德以扎实学识为基的道理。

      四是培养教师的仁爱之心。

      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源者,源头也。“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说明水流所从出,源远流长,关键在于源头。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所以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泉。我国历代教育家都从孔子的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的“仁”字出发,把关爱学生或师爱作为师德的首要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师的一种情感,又是教师的一种美德,也是教师的一种奉献。师爱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应该是爱的使者;师爱的场所在学校,学校应该是爱的摇篮;师爱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关爱下成长。由此可见,师爱不同于父爱、母爱与情爱,它的性质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种一视同仁的爱。

      只有这样,有爱才有责任,师爱才能发挥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功能。也就是说,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就实现了其根本的育人功能。由此可见,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学生以教师的仁爱之心为感情基础,才能达到成长或成才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师爱的形式可概括为两种,可以表现在“生死时”,更多的表现在“细微中”。正如一位诗人所描述的那样,“真情兮!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齐放彩!”

      当然,师德师风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今天的讲解仅仅是结合当前新闻报道和自我经历的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请大家课后认真自我查摆,自我学习,认真反思和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的空间,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学生,树立 xx 学校良好形象!

      1 221 师德师风党课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时代的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内涵。否则,错误地理解师德内涵不仅会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造成不良后果,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清楚的理解师德的内涵,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建设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再次,新时期历史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

      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四,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社会上,人们特别是家长及教育行政的领导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

      其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本行业的特点,人们应尊重行业的特点,应尊重学校那样的育人圣地。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具有双层人格形象的群体,在学校是教师,他们这时具有教师的一面,他们应为人师表,恪尽教师的本职,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走出校园,出没于大街小巷、留连在集市、拥挤在公共汽车里等等时候,他们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必须允许他们做社会的普通一员,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三,教育行业肩负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责任,教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他们的从业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理应挑选社会的精英,对于无师德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当然要从本行业清除出去;对社会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

      三、对师德的错误认识。

      教师本身对师德的错误认识。一种认识,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自诩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独,他们将像隐居山林的“隐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谈不上树立师德形象。另一种认识,无论在从事职业还是非从事职业时,都将自己划为普通人一类,只不过是上完自己那堂课了事,他们不注意教师形

      象,只认为教师也是一般的人,这种人完全丧失了师德。还有一种认识,自己是教师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自己得不偿失而最终丧失师德形象。还有的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人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没有认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人,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师认识师德的戒律。

      社会对师德的错误认识。教师理所当然是思想优良、行为端庄、知书达礼、对人礼让三厢、谦和恭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话、流话但教师不行,要是你说粗话、流话,他们就会粗鲁地说“还说是当老师的呢。”

      四、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

      1、就教师自身而言人文关怀,努力学习,修炼人格,实现自我。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对待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对待自己的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待自己品行要从小节从严要求,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神实现自我的价值。

      2、就学校、社会而言理解、关怀、规范、监督。加强师德建设时,我们广大教师也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不能仅仅要求教师怎样怎样,只关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理解他们的要求,重视他们人文精神和物质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长城,使广大教师切实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优越与光辉,让师德自立于教师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另外,学校、社会应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设立相应的条例、准则,进行一定的监督,建立起良好的师德环境,让环境熏陶

      教师,以社会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以及教师群体的力量框正教师的个人行为。

      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师德内涵,构建起树立师德规范的科学体系,良好的师德旗帜就一定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高高飘扬。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有人说学生就像一面面镜子,……另外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两个口袋,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口袋装的是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随时看到,后面口袋装的是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很难看到……

      不管对老师的评价有多少,我觉得最关键的应该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我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因此“做一个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是每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的共同追求,也应是师德评价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那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首先,我觉得应该真诚无私地热爱学生。“要把爱播洒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充满爱的阳光。”对学生的热爱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的品质。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偏远学校里,许多后进学生与其他孩子比起来,也许他们得到的老师的爱会少很多很多,但其实在内心,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和他人的关心和关注。我们更应该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其实爱学生也是爱自己。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最感到快乐和幸福的应该是教师自己。师生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谅互让,融洽和谐,怡然陶然,这是一种怎样幸福而快乐的教育境界。

      其次,我觉得应该乐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要赢得学生的喜爱,还要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用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为所有的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一贯主张“严”字当头,所谓“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认为对学生不严加管教就难以成人,更难以成材。主张采取强制管束、强行灌输等方式。这种教育

      方式和我们时代的主体教育精神是相违背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对我们的学生,不妨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用乐观的态度,全面正确地评价我们的学生,尊重其个性特质,给他们以恰当、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而有了理解和宽容,才会有真正的沟通。真情的贴近,才是赢得学生的有效途径。

      再次,我觉得应该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教师的工作是专门教育人的工作,其对象是洋溢着青春活力、感情和思想都十分活跃的青少年学生。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对于教师及其所教育的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年轻心态的教师,无论他的实际年龄有多大,他也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密切的关注。具有年轻心态的教师,能够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情绪。教师只有保持热情开朗的性格、平静快乐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也才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也才会更受学生喜欢。

      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当我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们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们带来了一

      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们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难道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正如此,我们应该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

      重点不大突出!

      219师德师风读书笔记

      219师德师风读书笔记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22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22

      22年师德师风读书笔记

      221师德师风党课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