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

    时间:2023-06-17 10:26:5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工作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真真实实的感受,实实在在的体验。

      (二)说学法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两把不同的尺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

      2、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来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观察身边的很多物提,比如黑板、红旗、桌椅、书本等,让学生指出他们的表面在哪?

      (2)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便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课件出示各种规则及不规则封闭图形,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封闭图形。

      (2)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

      通过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和封闭图形大小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面积的概念。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识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比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指定不需要学生的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四)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五)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了本部分的内容为四年级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三角形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三维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 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 体验1秒钟

      ①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 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 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教科书P96-97页的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

      (1)出示: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 万册。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 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 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

      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 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 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忆,交流 。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 时,就用近似数 。

      3、读数,判断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 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20xx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 600万种。

      ③江阴市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20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 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 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先把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级,它们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板书:四舍五入法)

      什么叫四舍五入法呢?请你自学书P96页下方的一段话。

      交流,老师解释。

      例如 48 4204 通过分级,我们知道大约有四十几万,然后看万位后一位,千位上是4,比5小,四舍去,所以

      (板书 480000

      48万)

      同样,486685怎样取近似数? 学生说,老师板书。

      970889呢? 自己坐在作业本上。注意格式。

      3、以万或亿作单位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由于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2) 出示:283000 1970000000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说思考过程 。

      (3)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得出: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 单位 。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7页的想想做做,师指名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在班级里交流

      六、作业设计:

      1、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再写出近似数。

      705 385 1994 3208 9775

      2、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340000000 20680000000 980000000

      七、课堂作业

      完成相应的《三级训练》。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