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其它创业知识 > 正文

    政治伊斯兰影响下的阿富汗伊斯兰教育

    时间:2021-01-25 09:18:4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 政治伊斯兰是指把伊斯兰教作为某种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的工具,以达到某种目的。从20世纪50年代政治伊斯兰登上阿富汗历史舞台时起,教育就成为其争夺的重要领域。本文在回顾政治伊斯兰在阿富汗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达乌德时期到后塔利班时期政治伊斯兰影响下的阿富汗教育。政治伊斯兰对阿富汗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值得关注。

    [关键词] 政治伊斯兰 阿富汗 伊斯兰教育

    关于“政治伊斯兰”这个概念的内涵,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格雷厄姆·富勒认为,“政治伊斯兰”(“Political Islam”或"Islamism”)是伊斯兰教政治化的直接产物,即“伊斯兰教的政治”或“政治中的伊斯兰教”。古里安·德诺尤克斯认为:政治伊斯兰是“追求政治目标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把伊斯兰进行工具化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构想一个未来,为当前的社会问题提出政治解答,它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对伊斯兰传统概念的盗用和重新解释”。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的政治伊斯兰是指把伊斯兰教作为某种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的工具,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意识形态、组织或运动,也就是以伊斯兰文化为载体,实现自己的社会或政治诉求。其实现的政治目标、表现方式和利用手段则因国际社会和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而各异。

    一、阿富汗的伊斯兰教

    公元637年,阿拉伯穆斯林在卡迪西亚战役中打败萨珊帝国,并开始涉足伊朗东部地区,即今天阿富汗的西部地区。从7世纪到9世纪,特别是8世纪中期,伴随阿拔斯王朝的崛起以及哈伦·拉希德哈里发父子的统治,许多生活在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亚南部和印度北部的居民最终皈依逊尼派伊斯兰教,尽管后来遭到蒙古人的入侵,但伊斯兰教的根基并未受损。今天,99%的阿富汗人信奉伊斯兰教。由于阿富汗的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因此,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伊斯兰教都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一整套的信仰与道德体系,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为整个社会构建了某种约束和调节机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③伊斯兰教代表着阿富汗文化的基本特性,是社会道德的参照标准,它为所有阿富汗人确立了基本的责任和义务(不论其民族属性)。伊斯兰教给阿富汗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一个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民族的概念发育未久,国家与社会两相分离,人们只效忠于地方公社,伊斯兰教是唯一可以构成所有阿富汗人共性的东西”。“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注意到的,在阿富汗这个被部落、种族和地域分割的支离破碎的社会,伊斯兰教是唯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也是唯一不容易受到挑战的终极权威。”可以说,伊斯兰教是“阿富汗文化的中枢神经”。

    二、政治伊伊斯兰在阿富汗的发展

    (一)政治伊斯兰在阿富汗的兴起

    阿富汗的政治伊斯兰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喀布尔大学的一些教授建立了伊斯兰法学系,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宗教教学的质量,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建该系的教授们大多数受到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响,他们的目标就是在伊斯兰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政治意识形态。1965年,随着该系生员的扩大,第一个原教旨主义组织——穆斯林青年会宣告成立,其领导人为胡拉姆·尼亚齐教授;其宗旨是发扬“圣战”精神,推翻不义的统治者;其组织机构为协商委员会;其刊物是《沙里亚评论》。1973年该机构改选,布尔汗努丁·拉巴尼当选为新主席,拉苏勒·沙亚夫当选为副主席,他们都是该校工程学院的学生,委员会也易名为“伊斯兰协会”。在整个70年代,该组织的影响已经扩大到大部分学生,其影响超过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及其他党派。

    1973年,达乌德在苏联的支持下,联合其他派别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奉行世俗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策,遭到穆斯林青年会的强烈反对。随后,青年会发动了多次暴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以希克马蒂亚尔为首的激进派主张发动全民起义,而以拉巴尼为首的温和派则坚持在军队中策反的长期战略。虽然青年会大都支持前者的意见,但后来的几次起义却未能得到群众的响应,均告失败。该组织也因此分裂为以希克马蒂亚尔为首的比较激进、主张开展武装斗争的一派,和以拉巴尼为首的、比较温和并主张渐进式斗争的一派。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推翻了达乌德政府,塔拉基被选举为党的总书记。该政府实行对外亲苏联,对内则大力推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妇女解放等激进政策。该党公开表现出对伊斯兰教的厌恶和排斥,伊斯兰教也由处在边缘地带的被动应付转变为积极主动地领导反击政府的宗教政治斗争。1979年12月27日,苏联出兵阿富汗,扶植卡尔迈勒执政,其结果就是阿富汗国内各派联合起来,在伊斯兰的旗帜下,发动针对苏联军队及傀儡政府的圣战,抵抗苏联的入侵。

    政治伊斯兰运动之所以能在阿富汗兴起,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受到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响。五六十年代,兄弟会在指导思想上深受赛义德,库特卜的影响,行动上日益激进,经常与纳赛尔民族主义政府发生对抗,遭到严厉镇压。而阿富汗第一个政治伊斯兰运动的领导人在这一时期都先后到埃及留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埃及兄弟会思想的影响。“青年穆斯林”的创建者尼亚齐教授毕业于阿富汗国立大学,留学于艾资哈尔,回国后主持喀布尔大学伊斯兰教系的工作。第二任主席拉巴尼和副主席沙亚夫也都在艾资哈尔大学深造过。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伊斯兰教两股思潮并存。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阿富汗社会思想领域存在着两股思潮:马克思主义和伊斯兰教。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左翼学生,右翼学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都以信仰为工具发泄对当局的不满。对王室而言,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王国政府选择了借伊斯兰教来抵消马克思主义的政策,这种做法也鼓励了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发展。第三,阿富汗日益恶化的社会经济状况。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大部分人毕业后无法就业。加之7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农业连年歉收,人民生活艰难,由此更增加了对王室的不满,许多人卷入由宗教领袖领导的抗议活动,成为政治伊斯兰运动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政治伊斯兰在阿富汗的发展壮大

    苏联对阿富汗这一主权国家的入侵践踏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西方、周边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高度关注下,来自阿富汗以外的伊斯兰世界的“自由战士”也加入了这场扩大化的宗教政治斗争。在阿富汗国内由不同部落、地区和教派大大小小的各种组织组成的抵抗运动以反抗苏军入侵为一致目标,形成了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白沙瓦的逊尼派穆斯林“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又称“七党联盟”,分别是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拉巴尼的阿富汗伊斯兰促进会、哈里斯领导的伊斯兰党(哈里斯派)、阿卜杜勒·拉苏尔的伊斯兰同盟,以及艾哈迈德·盖拉尼领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领导的伊斯兰民族解放阵线和穆罕默德·纳比·穆罕默德领导的

    伊斯兰革命运动。另一联盟是总部位于德黑兰的什叶派穆斯林的“伊斯兰革命联盟”,又称“八党联盟”,分别是胜利组织、伊斯兰圣战卫士、伊斯兰运动、伊斯兰党、真主党、伊斯兰革命联合阵线、伊斯兰呼声和伊斯兰力量。作为阿富汗国内宗教和民族构成上的少数派,他们与其他非普什图人一道,要求改变在历代王朝中所受的歧视地位。他们都打着伊斯兰的旗帜,反对苏联支持的阿富汗政权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伊斯兰成为团结各个反对派以反抗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外国资金和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圣战组织成功地发起对苏联军队的战斗,但是却未能在战胜苏军后建立一个新的、基于伊斯兰的政权体系。

    迫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苏联被迫于1989年2月15日从阿富汗撤军,但这并未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盼望已久的和平,抵抗运动组织内部的激进派与温和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普什图人与少数民族、亲伊朗与亲巴基斯坦的各个派别之间的矛盾和公开的对抗日趋增多,圣战组织的领导人都在为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权力模式,还是试图使传统社会适应现代政治架构而展开殊死搏斗。

    1992年4月16日,纳吉布拉下台,军阀们即围绕各派军事力量而展开权力的瓜分。阿富汗战争也演变为一场新的内战,交战双方首先是喀布尔政权与反对派武装,然后是各反对派之间的内战,军阀割据局面也大抵形成,诸侯间你争我夺,国内局势一日三变,人民一度给予那些圣战者的信任也散失殆尽。

    (三)政治伊斯兰在阿富汗发展的极端形式——塔利班政权

    正是在内部各派别为争夺权力而混战不休的情形下,伊斯兰学生军“塔利班”悄然崛起。“塔利班”在普什图语中是学生的意思,名义上是一支以伊斯兰院校的学生为主体的民兵组织,于1994年11月在巴基斯坦边境城市查曼宣布成立。他们在领导人穆罕默德-奥马尔的领导下,高举“铲除军阀、恢复和平、重建国家”和“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权”两面大旗,从而赢得许多痛恨军阀混战的阿富汗民众的支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大半个阿富汗,在三个月内就占领了阿富汗南部普什图人聚居的地区。1995年9月27日,塔利班攻占了喀布尔,并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在政治激进主义和宗教文化保守主义的作用下,塔利班颁布政令,采取严厉措施,实施“政治伊斯兰统治”。其政策内容包括:(1)妇女不得从事社会工作,必须待在家中,出门时必须戴面纱,且须有男子陪伴;(2)男子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留长发,必须留胡须;(3)关闭所有女子学校,由专门宗教人士接管;(4)不得收看境外电视节目;(5)儿童不得开展球类娱乐活动,以保证每天五次礼拜活动正常进行;(6)遵循伊斯兰教法,对偷盗者砍去手指,通奸者乱石砸死,酗酒者处以鞭刑;(7)居民间的纠纷由伊斯兰法学院毕业的阿訇按照《古兰经》来判决。很明显,塔利班的政策主要是从宗教角度颁布的,反映了毛拉们的意志和保守的思想。

    塔利班采取极为保守的政策与其宗教渊源有关,塔利班的毛拉们都属于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兴起的一个称为迪欧班德的学派,它是逊尼派伊斯兰教中的保守派,具有复兴与改革相结合的思想倾向。印巴分治后,该派转移至巴基斯坦,建立了一个名为伊斯兰学者协会的宗教性政党。该协会主张发展宗教教育,曾在国内和邻国阿富汗创办了一批经文学校,培养的学生在习惯上称为“塔利班”。在抗击苏联入侵期间,迪欧班德的民兵力量很小,但在巴基斯坦则很有实力。在1993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中,伊斯兰学者协会与贝·布托的人民党结盟,获胜后成为联合执政党的一员。另外,伊斯兰学者协会得到了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和内务部的支持,所培养的骨干力量成为阿富汗塔利班民兵组织的基础。阿富汗的难民学员经其培训成为塔利班后备军的骨干。但这些经文学校的教师多半是由未经过正规训练、对伊斯兰教一知半解,并且思想极为保守的毛拉们组成,因而在素质和思想倾向上与当年的迪欧班德学派相距甚远。因此在加入塔利班后对其思想倾向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由于对塔利班“弘扬伊斯兰逊尼派教义”颇为赞赏,并试图在阿富汗战后重建中获得最大商机,沙特阿拉伯提供了大量的经费资助难民营、经文学校和训练营地,使学生们深受沙特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教义思想的影响,以致在中亚地区人们一提到外来宗教思想的影响,立刻就会想起瓦哈比派。

    塔利班的崛起一方面是因为它顺应了国内民意的要求,提出了恢复法律和秩序、大力遏制腐败的措施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政治主张,还得益于巴基斯坦、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外部势力的大力支持。但在掌权后,塔利班实行的严格解释沙里亚法统治阿富汗的政策措施遭到了国内民众的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塔利班以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本·拉登与该事件有关而拒绝了美国的最后通牒。2001年10月7日,美国及其北约盟军对塔利班展开代号为“持久自由运动”的军事打击。在美英联军的猛烈轰炸下,北方联盟乘机发动地面攻势,塔利班节节败退。到12月初,在塔利班的老巢坎大哈失守后,塔利班残余被迫退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崇山峻岭中,负隅顽抗。

    推翻塔利班政权后,在美国、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主导和帮助下,阿富汗顺利完成了制宪、选举和新政府的组建工作,卡尔扎伊政权渐趋稳固,但是阿富汗重建进程仍然面临问题。特别是2001年美国顺利完成了阿富汗战事后,便认为已经打垮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于是调兵前往伊拉克,扩展其全球反恐战略。塔利班正是利用了美国的判断失误,加紧整合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到2008年末,塔利班已控制阿富汗54%的土地。2009年1月初,塔利班已逼近首都喀布尔的南大门,到2009年3月已控制阿富汗72%的领土。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两股势力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部落地区盘踞集结,充分利用巴基斯坦国内伊斯兰极端主义土壤,逐渐形成以巴阿边境部落地区为核心的南亚恐怖策源地,并将触角向全球辐射。②在阿富汗国内,塔利班通过其拥有的先进通讯设备和覆盖面广泛的媒体,充分利用民众的反美情绪和对政府的不满,大搞政治战和心理战,吸引了众多阿富汗人参加其组织,进一步扩大了队伍。这将对阿富汗政局的变化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塔利班对阿富汗社会和政局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它1996~2001年在阿富汗执政的历史说明阿富汗人民憎恨军阀连年混战、渴望和平的生活,同时也说明伊斯兰教在国家动荡之际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在凝聚人心、吸引民众方面发挥的必然作用。正如有评论指出的,“在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以前的数百年间,伊斯兰从来就不曾成为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在一个部落与部族势力盛行的社会,习惯法远比伊斯兰教更具权威,而部落领袖也远比毛拉更具社会影响力。因此,70年代末伊斯兰抵抗运动的兴起以及90年代中期塔利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某种历史发展的例外,是阿富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异常变化所引发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极端的伊斯兰势力都在阿富汗现代历史的发展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