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其它创业知识 > 正文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0-12-04 15:09:0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3。绚丽多姿的回族歌舞、器乐,特色鲜明的回族服饰、饮食,丰富多彩的回族民俗、工艺等构成了宁夏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学校的开发利用情况如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文献查阅等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1.观念层面:回汉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误区

    为了了解宁夏师生对回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就最能体现回族文化特色的回族节日、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师生明确表示喜欢回族各类文化的比例大都在70%以上,只有6%左右的人表示不喜欢回族文化。可见,宁夏地区的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而且,师生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意愿程度也较高,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和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教师、学生多达78.1%、83.1%、尤其对回族历史、礼仪风俗、民间工艺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75%以上的师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与回族文化相关的课程。那么,从宁夏现行的教育来看,师生对回族文化本身的了解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回族师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区文化的影响,70%左右的人对本族文化了解或非常了解,而超过70%的汉族师生对回族文化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一方面是师生对回族文化比较认同,另一方面却是对回族文化疏于了解。这种矛盾状况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单一的课程文化,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的课程模式,仅体现社会主流文化,而忽视其他民族、地域、群体等非主流文化的传承,这不仅导致课程在民族地区缺乏适切性,也使回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被淡忘甚至消失的命运。比较可喜的是接受访谈的很多校长、教师都认为宁夏是回族地区,学校有传承回族文化的责任,尤其是以回族中小学冠名的学校,大部分都已经进行着回族文化的教育实践探索。

    但目前有一个事实令人忧虑,尽管宁夏2001年就开始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但不少教师依然对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教师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专家的事情,与己无关;有教师认为回族文化回族自己了解就可以,学校没有传承的责任;有教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就是编写教材,给学生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还有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是为升学和考试服务的,各级各类考试都未把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纳入考试范围,因而没有必要开发利用等等。这些教育观念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致使不少教师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二是中学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大,时间精力有限以及培训进修机会相对较少,还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未能建构起来,知识结构的更新也比较困难。而要开发回族文化资源,首先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回族文化的内容,并正确认识回族文化的价值,这也正是61.31%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三是中学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培训指导,因而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能力,这是59.85%的教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最主要的困难。

    2.政策层面:宁夏尚缺少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政策,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文件为学校层面的回族非遗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宁夏一直存在一个不和谐音符,就是直至目前,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未出台有关宁夏地方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宁夏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规范。而各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认为教育厅没有文件,工作就很难展开。但宁夏灵武市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认为肩负着地方课程开发实验的重任,于是在课改之初摸索着开发出了一本有关地方课程的教材。其中在7——9年级《可爱的宁夏》中设置了“多彩的回族文化”课程内容,包括回族的渊源和信仰,回族的清真寺和“五大功课”,回族的习俗、服饰和音乐,回族的礼仪和节日。[1]但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与地方课程开发、实施遭受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似乎搞得更有生气一些。一些地区、学校出台了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比如,灵武市教育局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其中在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涉及回族文化资源的内容有两大项:其一是勤劳的回汉人民,其二是宁夏的清真食品[2]。银川市回民一小制订了艺术课程的三——五年发展规划,这不仅为《绽放的花儿》校本教材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也规范着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回族剪纸、口弦、泥哇呜的综合实践活动。

    政策对实践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以此意见为指导,宁夏近年来相继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各类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问题;并且命名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基地。正是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回族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校园。

    3.实践层面:不少学校对回族文化的传承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浅层面,学校教育尚未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宁夏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回族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源泉。而目前在学校领域开发利用的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三大板块。音乐类的主要有花儿、口弦、泥哇呜、穆林扇,美术类的主要是回族剪纸,体育以回族踏脚、杨家拳、查拳为主。回族历史、文学、民俗等也会在学科教学或活动课中点滴渗透。回族文化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实施。也有学校注重校园的回族建筑风格、校园装饰的回族特色,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回族图书专柜,在校园网里增加民族教育专栏等等。总体来说,在宁夏地区,部分回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已由家庭、社区向学校延伸,这不仅使校园生活逐步由书本化向生活化和情境化过渡,也部分改善了学校文化疏离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但在学校有益的探索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浅层面。目前不少中学开发利用回族文化课程资源,主要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或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音乐、体育课引入回族歌舞、回族体育项目。语文课上向学生推荐回族作家作品;引导学生搜集回族民间故事、歌谣;参观回族风情园、清真寺,写出介绍性的文字。班主任利用回族节日开展有关回族节日及其习俗的主题班会。在学校的大型活动(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中鼓励增加与回族文化相关的内容。每周一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增加回族音乐、器乐、舞蹈、剪纸、体育等兴趣班。虽然一些学校在做着有益的探索,但依照多元文化教育者所提出的教材与课程设计的变革途径来看,目前宁夏开发利用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采用的是最低层次的贡献途径,这种途径的前提是不根本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的架构,只在原有教材和课程框架中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

    其次,回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自发、零星的探索行为,学校层面有意识的整体开发还很少。根据笔者对宁夏地区师生获取回族文化的途径的调查发现,回族学生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活动、与其他回族交往,所占比例分别为57.17%、32.9%、31.55%;汉族学生主要通过与回族交往、传媒传播、自己阅读书刊,所占比例分别为31.17%、18.16%、14.55%,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则很少,50%以上的师生认为自己学校没有开展与回族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也没有全面形成从管理到实施的有效机制,不少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形同虚设。要么是课表上有这类课程的安排却并未实施,要么是培养骨干参加展演、比赛和应付上级检查。究其原因,其一,仍然与当今课程文化单一性有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单一文化的同化教育,会使民族学生疏远本族文化,迷失自我;也会对主流族群的学生产生负效应,使他们错误地形成了自身的优越感。这是教育的不平等,有悖于我国教育宗旨。[3]其二,与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关。我国目前的教学评价基本上窄化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中考、高考进行。回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会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也不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工作业绩的衡量影响不大,所以难以吸引教师。其三,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本身的工作十分繁忙,而且长期以来安于当一个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再加上有些教师固有能力的“瓶颈”,又缺少必要的培训,因而抱有观望态度。

    4.支持系统: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合作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宁夏民教处、文化馆以及民族宗教委员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合力,也没有建立起与民族文化资源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造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低效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学校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基地,但不少学校与地方、社区、课程专家的联系较少,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大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间也未能建立起问题共同探讨、经验一起分享的校际合作关系,闭门造车式的实践难以形成信息共享平台。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样很少,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

    课程开发当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需要各种图书、音像资料以及人力的支持,而这些都成为教师开发回族文化资源的障碍。可以说,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在这一方面,教师提出的建议也是最多的,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要增强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行政管理和政策上给予重视,并提供经费支持”,“与校外专家联系,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聘请回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要有可供交流并收集相关信息的组织”、“要成立由学校教师、地方、社区、课程专家、家长等组成的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小组”,“要有时间、精力、经济条件的保障”等等,这些建议和想法表明了教师对“支持层面”的期待。

    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民族地区的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全国范围的整体协调,缩小区域和民族间的差距,保持“一体性”;另一方面必须致力于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大力开发并合理利用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提升课程的适切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因而,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实现从单一课程文化向多元课程文化转变,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而在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将之仅仅当作供人们“欣赏”、传承的对象,而应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到它对于人的发展功能。通过多元文化教育,首先在培育学生对主流文化理解与接受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养成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本土意识。其次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消除歧视与偏见,尊重多样文化。三是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

    师资力量是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识别、加工、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实需要,培训可多渠道展开。岗前培训是培养准教师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承担起培训的重任,在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对多元文化教育与课程相关理论及教学基本策略和技巧的学习,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根据需要运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开发相关的民族文化课程。在职培训应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鉴于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教育理论培训中应增加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聘请或鼓励相关教育科研人员直接介入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活动现场,给予定期及不定期的培训和指导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利用技能的最好方式。同时,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当然,在当前师资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术人才资源,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培养民族文化教师。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