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录大全
  • 励志语录
  • 情感语录
  • 名人经典语录
  • 经典爱情语录
  • 网络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语录 > 励志语录 > 正文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

    时间:2021-01-07 06:03:1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工作的这一根本任务。如何培养人?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六个下功夫”,正是重要方法论。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探讨如何做好“六个下功夫”,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编 者

    以理想信念塑造挺拔灵魂

    “孩子这个年纪,不只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某学校开展向刘胡兰学习的活动,一些家长不理解。一位老师慷慨陈词,以“挺身而出为大家成其为英雄”晓之以理,以远离英雄使孩子“从小不能明白善恶是非”动之以情,掷地有声的回答引来网友纷纷点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底座,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正是教育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放眼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只能是“社会主义”。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六个下功夫”凝练概括出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把“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摆在首要位置。这意味着,教育工作培养的人,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志之才。

    小麦灌浆期,阳光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庄稼的收成。理想信念是个体奋斗的动力和方向,对青少年而言,恰似阳光之于小麦,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能随意裁量。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若是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能不能正确看待小我梦想和大我情怀,能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大势和世界潮流,能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奋斗和国家需要,无不系之于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正所谓,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建设教育强国不能脱离立德铸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亦需要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塑造有理想有信念、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精气神的“钙片”,理想信念的传承总是被寄予强烈期望。需要看到的是,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少了些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相对有限。“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青少年就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从“分数满当当、脑袋空荡荡”之类的信仰空虚,到“90后遭遇‘中年危机’”之类的精神早衰,再到“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之类的“基因蜕变”,虽然都只是少数现象,但理想信念弱化、软化的问题值得重视。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理想信念并不空虚飘渺,擦亮年轻的眼睛、点燃奋斗的火炬,关键要善于从国家历史、现实成就、国际比较中汲取真理和道义的力量。读一读近代史、革命史,就能从历史逻辑中发现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源自“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看一看过去40年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能从现实逻辑中把脉中国梦的大势所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所期;对比观察“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就能从国际视野中汲取更多众志成城、矢志复兴的力量……把握历史之脉,顺应时代之潮,响应梦想之唤,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入脑入心、滋心润魂,真正激荡起塑造挺拔灵魂的伟力。

    作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青少年一代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厚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我们这个民族就有了永不枯竭的奋斗意志,就能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正如先贤所呐喊的,“让我们做了我们的事,更可以为中国唤起来更伟大的人”。

    (《 人民日报 》 2018年9月17日 )

    让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精神力量

    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展览馆内,触摸历史脉络、学习传统文化,感知深沉的民族底蕴;开学典礼,升国旗、奏国歌,向伟大祖国庄严致敬;走进军营,踏正步、站军姿,感受保家卫国的激情……近日,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开学季一个响亮的主旋律,青春的心跳与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教育在学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就能收获对国家和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份。“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涌动激情,让多少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多少人血管奔腾热血。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是一门必修课。可以说,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铸就民族魂。犹记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要振奋起师生的爱国斗志。这3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语境,走出神州陆沉、存亡绝续的背景,仍然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答下去,才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新一代的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岁月,亲历了中国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度的灌输,但他们从未拒绝崇高、绝非排斥意义。2017年,有100多万名大学生应征报名入伍,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参与亚丁湾护航的事迹,更是赢得无数点赞。他们让人看到,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也敢于表达、勇于行动。面对这生机勃勃的一代,更需以共鸣、共情激荡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对话、沟通引导他们的爱国行动,让他们在与祖国共奋进中,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

    然而,近年来,虚无历史的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种种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这也警示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当前,有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流于形式、显得僵化,存在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的问题,也存在填鸭灌输、互动不足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要讲好爱国故事,需在情真意切、引人入胜上下功夫,在提高内容质量、教育实效上花力气,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当年路遥的文字,激发起多少人爱国奋斗的精神。今天,我们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壮丽的未来在眼前,奋斗的豪情在心中。把亿万人民的爱国心、爱国情,激荡成共鸣、汇聚成洪流,就一定能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推动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

    (《 人民日报 》 2018年9月18日 )

    以品德修养筑牢价值基石

    真与善、知识与道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可偏废,一个人只有成人才能成材,只有立心立德才能立功立言

    9月开学季,不少师长的开学寄语,引人深思。在清华,教授期望“行囊里装着谦虚、好学和坚韧不拔”;在复旦,学长瞩望“有所学,有所成,有所爱,不做‘空心人’”;在南开,校长讲述“大学是一个铸造灵魂,树立信仰的地方”。开学寄語精彩纷呈,其中有一个共同点,都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品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换句话说,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德者,才之帅也”,专业知识往往具有工具理性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知识的运用,则可能适得其反。蔡元培就曾指出德育缺失的后果:“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何况,加强品德修养,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大德。可以说,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是需要终身修炼的心灵成长与价值养成。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没有这种道德上的辨别力,就可能对同学、对师长、对社会缺少关怀,也可能越出行为的边界。现实中,论文抄袭等现象屡禁不止,违法“校园贷”瞄准一些学生的“奢生活”,这些问题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品德修养欠缺、道德辨别力弱化难辞其咎。事实上,真与善、知识与道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可偏废,一个人只有成人才能成材,只有立心立德才能立功立言。

    然而,对于有思想、有个性、有见识的当代青年,德育决不能是凌空蹈虚、陈旧迂腐,而是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从挤绿皮火车几十小时去上学到行李靠快递的“空手到”,从背上包着铁饭盒的铺盖卷儿到手中一刻也放不下的手机,这是品德教育必然要面对的时代场景变化。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一样的问题,恐怕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回答。古人的道德实践路径,是从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今天,同样需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通过落细落小落实的无声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有公德善心、用大德铸魂。

    应该说,今天,我们加强品德教育,已经有了更丰富的资源、更先进的手段。比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可以更好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比如,以实践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基层,感受时代脉动、思考社会问题,培养责任心、公益心。加强品德修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最根本的就是要填上沟通的“代沟”、学会对话的“语言”,找到与当代青年的共鸣点,以生动的案例、感人的故事、亲身的体验,让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

    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他回答:“在幼儿园,我学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从小事、小节开始,让品德修养润物无声地进入学生心田,就能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整个人生打下向好向上的价值基础。

    (《 人民日报 》 2018年9月19日)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