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大全
  • 名言大全
  • 成功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励志名言
  • 励志电影
  • 励志歌曲
  • 高考励志
  • 大学生励志
  • 青春励志
  • 职场励志
  • 高三励志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励志 > 励志歌曲 > 正文

    《蝇王》中的神话原型初探

    时间:2021-01-06 00:00:2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蝇王》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历年来,有关这部小说的研究数不胜数,但大多是围绕“人性恶”这一个主题.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审美视角,本文主要从神话入手,对作品中部分具有原型意义的神话意象进行解析,以便使读者们对这部作品能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蝇王;神话原型;威廉姆·戈尔丁;神话

    一、引言

    《蝇王》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一问世便立刻吸引了文学评论界的目光,并成为新闻界的热门话题。

    1965年,戈尔丁在随笔集《热门》中指出:“虽然以寓言形式表达真理的方法有种种不足及困难之处,我在自己第一部小说中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张阿娜 2004:1)”正是作家本人对这部小说的定位成为了小说研究的风向标,国内研究者一般认为《蝇王》的体裁是寓言。但是只把小说当成寓言来理解,很难挖掘出小说的深度。因此他后来指出,这部作品如果被称作“神话”,而不是“寓言”,那会更好,因为“神话比寓言有更深刻的内容和更重大的意义。人性恶这一主题是寓言赋予文本的表层意义,而挖掘《蝇王》深层含义的有效方式是将《蝇王》定位为神话。从神话这一点着眼,从而使文本得到更深入、更全面地阐释。

    二、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达到一个高峰,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西方批评流派之一。神话原型批评的产生主要源于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有人将此二者视为神话—原型批评发展的前两个阶段,认为弗莱的批评理论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的深化,是高潮阶段。

    弗雷泽从交感巫术谈起,以巫术为核心产生了实施巫术的象征性活动—仪式,先民们为了对仪式作出生动合理的解释,又创造出了以神或以神化的人为中心的神话故事。弗雷泽认为。受弗雷泽巫术—仪式—神话这条线索的启示,文学史家们纷纷致力于从仪式、神话的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将文学的起源创作与仪式、神话联系起来(赵彦秋 2007 :135)。

    荣格将它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用于文学研究,他认为人类无法感受到原型的存在它们只能偶然象征性地出现在意识中,显现为神话形象。所以,原型本质上是神话形象,神话是使处于潜意识中的原型显现出来的一种媒介。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代表作《批评的解剖》被誉为神话原型批评的“圣经”。弗莱他认为作为古代人类信仰和心理经验形式的神话和宗教仪式,随着这种信仰和仪式的过时和消亡,在近现代“移位”成为了文学,神话的模式成为各类文学的模式,神也相应成了文学中的各类人物。各种文学作品是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情节,在叙述着一个神话故事或者故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部分而已(赵彦秋 2007 :138)。

    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在人类学理论视野的基础上,宏观上将单个文学作品置于以神话为源头、以原型为线索的大的文化环境中加以考察,对反复出现在作品中的原型性的意象、母题、人物乃至主题加以识别和归纳,有助于发现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对原始意象的挖掘,找出文学作品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三、《蝇王》中的神话原型意象

    1.失乐园原型

    《圣经》中的夏娃因听信蛇的馋言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并且让亚当效尤,从而犯下原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来到苦难的人间。在《蝇王》中,戈尔丁也刻意描绘了这么一个类似的神话:孩子们所降临的小岛虽是个孤岛,却是个远离人间 ,远离战火的乐园。

    刚开始能够很好相处,每个人表现的像一个优雅的绅士。但是没过多久,孩子们对搭住棚、守火堆之类的工作越来越觉得厌烦乏味。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人类通过控制他人而获得喜悦的行为倾向和人类身上潜藏的攻击倾向开始一点点的膨胀,与拉尔夫明智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相比,他们更愿意跟从杰克无拘无束地去打猎,杰克·罗杰及其追随者为代表的潜在暴力、残酷、野蛮发挥开始表现出强大的震慑力,杰克逐步引导和胁迫孩子们走向作恶的境地,并最终杀害西蒙和猪崽子,迫使拉尔夫走投无路。

    从此,孩子们一天天走向堕落,直到相互间反目成仇,将原本花香四溢的天堂化为一片茫茫的火海因此,在小说的末尾处与其说是拉尔夫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不如说是戈尔丁在为“失乐园”这一人类苦难神话在其笔下再现而失声痛哭。

    2.耶稣—替罪羊原型

    英语里专门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词。世界各地都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古犹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定为“赎罪日,并在这一天举行赎罪祭。仪式是这样的:先牵来一头公羊和一头公牛,用公羊和公牛的血作为赎罪祭品。再牵来一头活山羊,由大祭司将双手按在羊头上宣称,犹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转嫁到这头羊身上了。接着,便把这头替罪羊放逐到旷野上去,即将人的罪过带入无人之境。最后,再把那赎罪的羊和牛烧死.“替罪羊”一说由此传开。在《新约》中又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最后终于形成了《圣经》中的“基督—替罪羊”原型。

    小说符合这一模式的典型正是西蒙。西蒙的人物形象与基督的形象显示出许多对应关系。他是个瘦骨嶙峋的小个子,下巴突出,眼睛倒很有神……披散着乱糟糟的粗黑的长头发,并且在小说中几次晕倒。这种体质上的虚弱使他变成了上帝“受难的仆人”的形象(龚自成 1995:169)。

    西蒙是岛上唯一一个极具同情心的爱之使者。例如当杰克和拉尔夫因为篝火熄灭的问题发生争执时,杰克把一腔怒火转移到猪仔这个弱者身上,他一巴掌将猪仔的眼镜打掉,看不清东西的猪仔在岩石上摸索自己的眼镜,是好心的西门为他找到眼镜。西蒙为小家伙们采摘、分发果子的情形是整个小说中描写最为温馨的画面。这个感人的场面,使人联想到耶稣为饥饿的人群分发面包的情景。

    西蒙的死更具有“殉道者”的意味。正如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一样,西蒙为了弄清“野兽”真相时,使大家摆脱恐惧 ,最后发现“野兽”只是飞行员的尸体后,西蒙想用真理将大家从恐惧中拯救出来,不料反被大家当作“野兽”活活打死,最后轻轻飘向了辽阔的大海,完成了他作为“受难者”和“替罪羊”的形象。

    3.狂欢仪式原型

    《蝇王》中的猎杀行动,其本质是一种仪式。在《蝇王》中,每次猎杀野猪,孩子们都会手持木棍,围成圆圈,唱着“杀掉猪!!割喉咙!!干掉它!!”这一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使猎杀这一行动成为神秘的仪式,具有特殊意义。

    巴赫金曾经对狂欢庆典仪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狂欢化的人物;第二,以广场为中心的地点;第三,各种以狂欢为中心的活动。由此我认为《蝇王》中的猎杀行动就是公开的狂欢庆典仪式。

    《蝇王》共有四次狩猎仪式。第一二次分别是以莫里斯和罗伯特模仿野猪,通过表演模拟的猎杀活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那对孪生兄弟仍然在一起咧着嘴笑,跳起身来绕着对方奔跑。接着其他人也加入进来,学着野猪垂死挣扎的嚎叫,还高声叫喊。……接着莫里斯装成野猪,尖叫着跑到中央,猎手们围成圈,假装敲打他。他们边跳舞,边唱歌(龚志成19995:205)”。在这两场模仿性狩猎仪式中,莫里斯和罗伯特都充当了狂欢化人物。这种模仿表演性的狩猎仪式构成了以狂欢为中心的活动。由于小说描写的是一大群孩子的嬉戏吵闹,因而构成大型的群众场面。孩子们活动的地点局限于海中孤岛,正适合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而后来两次狩猎仪式就不再具有表演的特征了,而是活生生的“猎人”仪式。

    二十世纪是神话复兴的世纪。神话在这个世纪的文艺发展中的作用的确不容忽视。本文选以神话故事为切入点,对作品中部分具有原型意义的神话意象进行分析, 其目的便是期盼通过神话原型这一视角,能与读者在戈尔丁的这部小说里分享一种审美的愉悦与享受。用荣格的话来说便是:“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 ,我们就全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 ,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 ,我们不再是个人 ,而是整个族类 ,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徐明 :2000 :125)”

    作者简介:陈芳,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