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常识
  • 生活技能学习
  • 安全知识
  • 理财知识
  • 礼仪知识
  • 节日知识
  • 旅游知识
  • 健康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生活 > 理财知识 > 正文

    文化自信微党课讲稿

    时间:2020-11-04 11:48:50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文化自信微党课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用文化自信谱写好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汇报之前,我想给大家介绍两套书。

    第一套书是《三体》,这是一套科幻小说,获得过雨果奖。雨果奖是世界科幻最高奖项。作者是刘慈欣,大家都习惯叫他大刘。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流浪地球》大火了一把,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就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其他《三体》才是他最有名气的小说,这本书有多神呢?这里提两个人,大家就知道了。一个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一个是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他们都是“三体迷”。 。这本书叙事主体是中华形象、主要人物是中国人,描述场景是中国历史,正是这种民族特质和文化渲染,让世界看到不同于西方科幻小说的风貌,征服了很多国内外读者,也被中央电视台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列为《延续中华文脉》的精品力作。

    第二套书想给大家推荐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越了《圣经》,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在徳国,老子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老子》。在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最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学,在公司花园里建有一尊老子的铜像。在俄罗斯,一代文豪托尔斯泰认为老子对他的影响巨大。在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他的治国理念;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老子“无为而治”四个大字。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文化自信带来民族自信,推进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搞自我封闭、不搞唯我独尊,要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除了立足中国文化土壤这个视角外,还应开拓更广阔的世界文化发展视野。

    下面我将分当代世界文化格局及其走向、XX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文化系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践等三个部分给大家汇报。

    —、当代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及其走向

    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文化大碰撞、大融合时代,突出表现为多元文化形态并存的“文化多样化格局”。

    (一)多样性

    以前,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相对孤立的民族地域呈现出来的,比如,儒家文化原本主要存在于中华文化区。再比如饮食文化,美国人喜欢用“脑”吃饭;法国人是用“心”吃饭;日本人是用“眼”吃饭;中国人是真正的用“嘴”吃饭,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种菜系比较讲究口味。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已经告别了相对隔绝的状态,相互重叠、相互渗透,汇聚在一起,在各种不同文化形态相比较、交流、冲突、融合中呈现出相互交织的互动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国际专家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确实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主要包括欧洲文化、北美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与加勒比地区的“解放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俄罗斯文化、东欧文化、印度和南亚文化、中国和东亚文化等等形态。

    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互动,特征概括起来就三个字:“球”、“钱”、“网”。“球”是全球化,“钱”是资本化,“网”是信息化、网络化。换句话说,从人类社会展开的时空范围看,是全球化,如最为活跃的中华文化,目前在世界上,就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从人类社会转型的基本利益杠杆看,是资本化、市场化;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水平看,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三化”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展现。

    (二)变化走向

    由于近代以后的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各个古老民族不得不放弃许多古老的自己本有的价值传统和生活方式。文化也要随之转型,在向西方强势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在转型创新中繁荣和发展起来。

    以中国为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史性巨变,这主要表现为三次价值观转型。第一次价值观转型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在这段历史时期里,我们主要是引进西学,批判传统儒学价值观,靠向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第二次价值观转型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既反帝又反封建,既批判传统儒学的价值观,也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由新文化运动诞生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也就是从“五四”新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转变。第三次价值观转型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推进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发挥资本杠杆对社会资源整合的作用,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向资本自觉的回归。这种资本自觉的回归和西方也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价值观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从战争革命转为和平发展,从阶级斗争转向社会和谐,特别是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思想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文化多样化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挑战

    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发展格局,激发了中国文化发展活力,但中国文化自信也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第一,面临西方文化同化挑战。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并不都是处在同一个发展层次上,高值文化同化低值文化、强势文化兼并弱势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互动,对我们的挑战现在看来还是非常严峻的。

    西方特别是美国,凭借着他们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优势,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对我们构成了一种挤压,他们用“三片”,就是好莱坞大片、薯片(快餐文化)、芯片(微软操作系统)来影响我们。

    第二,面临资本文化物化挑战。资本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资本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资本、市场交易中的巨大利益流动极易引发人的精神变异,滋生金钱欲、拜金主义,带来马克思讲的“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衍生弱肉强食的掠夺价值观、以权钱为底价的赤裸裸的人际关系。

    第三,面临主流文化虚化挑战。近年来,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强劲的反主流思潮。虚化历史传统、虚化政府权威、虚化人的心灵。一些人“七大皆无”,无理想、无信仰、无追求、无兴趣、无爱心、无静心、无斗志。这样的文化局面对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对支撑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和平崛起构成了巨大挑战。

    第四,面临宗教矛盾泛化挑战。当今世界文化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冲突和融合。有一些新的宗教岀现,引发了一系列排他性的宗教自我神圣化运动,造成巨大的宗教矛盾泛化效应。这种泛化效应最近这些年也严重波及到了我国,威胁到国家安全。

    (四)如何増强中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并不天然的,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条件。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文化资源最丰富的时候,更产生于我们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最有建树的时候。要在理论上讲得最明白、最有解释力,真正能在人们心灵上释疑解惑,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注重发展本土文化,更产生于我们坚持文化借鉴与文化抵制相统一,在文化上最能显示软实力比较优势的时候。我们的文化要有一种架构中西、海纳百川、唯我所用的气魄,要提炼一切外来文化有益成分和优秀成果,才能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比如,谈西方“普世价值”和我们的“共同价值”,只有在充分理解“共同价值”,是基于人类共同体内多样性文化平等对话、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的良性互动来讲的,就会与西方“普世价值”强势文化霸权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才能在各种文化争鸣与争锋中彰显文化对话与文化自主、文化借鉴与文化抵制的统一,彰显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赢得“话语权”,打好“主动仗”。

    第三,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党文化自身的完美,更产生于我们能够坚持自身文化与自身实践的有机统一,以知行合一的实践有效印证和诠释我们文化正义性与高尚性的时候。

    第四,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事业整体繁荣发展,更产生于我们坚持事业发展与人的价值实现有机统一,使党和国家事业整体发展成为人们自身价值实现与归属的可靠依托的时候。真正的文化自信,既需要我们的事业整体上高歌唱猛进,更产生于我们的事业与人民诉求联系得最紧密,把人民的价值追求、民族大义体现得最充分的时候,这在十九大报告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二、对我市文化发展的思考

    XX文化自信拥有厚实的现实基础。一是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文化,是我市的“根”和“魂”。XX学派广大圆通,在名物训诂、传经研究以及哲学、史学乃至地理、XX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二是具有持续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1X年XX成功入选首批“XXXX城市建设先进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三是具有氛围浓厚的艺术创演基础。文艺精品创作成绩斐然,全市现有XX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艺术基金资助,近XX个剧(节)目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奖项。文艺名家不断涌现,我市XX人获梅花奖、白玉兰奖等行业最高奖。四是具有蓄势待发的文化产业基础。我市现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X000家,建有XX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获得“国家数字出版”等X个国家级和“XXXX产业园”等X个省级文化产业类基地。

    当然,XX文化发展中依然有不少薄弱环节,比如文化自信自觉性还需增强、高水平文化生产传播仍显不足、文化标识打造不够突出、文化供给水平不够高、文化大家大作依然紧缺。

    那么如何增强我市文化自信?结合前面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有专家认为XX推进文化的发展,不应该等同于文化的高端化、商业化,不能以一味迎合高收入、高水平的高端需求,以单纯的高经济贡献指标为出发点,而应当兼顾社会公平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更多关注文化需求满足程度的高水平。为此,XX文化建设应重点围绕“四高”来推进。

    “高水准”的文艺名家。文艺名家是一个时代的文艺风向标,既是优秀文化产品提供者,也是价值观念引导者和精神追求引领者。没有名家大师的时代,谈不上文化发展的高质量,要极力打造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高频度”的文化交流。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在于文化的成功“走出去”,XX有着2500多年的文明通史,只有以更有效的方式“走出去”“卖出去”,成为更多地区和人群的共同文化财富。同时发挥文化产品独特作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高融合”的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作为XX城市的精神命脉,传承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文化名城的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是基础,通过推进传统文化与创意数字行业、特色经济、城市建设等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化产品热起来、城市文化名片亮起来,XX文化名城建设才更具生命力。

    "高标准”的文化服务。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点是满足各区域、各层面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高质量发展的如何,公共文化供给短板是否补齐是关键。要以文化人,营造和谐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我市文化系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践

    目前,市直文化系统共有剧目工作室、文化研究所、文化艺术学校、国画院、图书馆、文化馆、曲艺研究所、扬剧研究所、木偶研究所等X家事业单位,编制XXX名,在编人员XXX名,其中,专技人员XX名(正咼XX人,副咼XX人)。总体来说我们需要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构建一支管理规范、梯次合理、艺术精专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 在文化系统实施特设岗位。今年人社部即将出台《关于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精神,特设岗位是经批准在事业单位设置的非常设工作岗位,主要用于根据事业发展引进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可以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协议工资等灵活分配方式,这就为文化系统引进领军型文艺名家创造了条件。

    二、 在文化系统设置流动岗位。大家关注事业单位创新创业更多的关注点在离岗创业,实际上有四种类型。一是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二是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三是专技人员带着科技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四是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创新工作需要设置开展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岗位即创新岗位,另一种是设立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的流动岗位。事业单位设置流动岗位,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调整工资总额,用于发放流动岗位人员工作报酬,流动岗位人员通过公开招聘、人才项目引进等方式被事业单位正式聘用的,其在流动岗位工作业绩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这就为文化事业单位引进一批高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了政策环境。

    三是在文化系统推行竞聘上岚。竞聘上岗是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重要手段。文化系统专技人员占了全员职工总人数的XX%o随着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高级职称的专技人员越来越多,现有高级岗位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指导文化事业单位开展竞聘上岗严把政策关的同时,要坚持政策、岗位、任职条件、程序办法、竞聘结果等“五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科学性,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竞聘结果公平公正。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