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稿大全
  • 辩论技巧
  • 演讲口才
  • 口才技巧
  • 口才训练
  • 谈判技巧
  • 朗诵技巧
  • 练声方法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口才 > 练声方法 > 正文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28 09:00:3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宣传党的政策、纲领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光荣使命。从当前《纲要》课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入手,深入探讨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深入探讨教学设计中“导”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42-02

    《纲要》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精神而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纲要》课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随着社会大变革,我们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新形势、新问题。作为教授《纲要》课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开阔思维,扩展学识,提高能力,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一、《纲要》课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作为站在思想阵地前沿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新对策。

    首先,从授课对象来讲,《纲要》课的授课对象为大学新生,已经由“85后”过渡到“90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他们是有思想、有见解的独立个体。他们对当前的时政方针、国际局势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抱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愿意去了解时政热点背后的历史大背景,力图去把握历史、社会的发展脉络,他们不再满足于接受被动型教育,更不喜欢单调、枯燥的说教。在这种情况下,《纲要》课教学面临诸多问题,简单来说:其一,为什么学《纲要》课,这是解决好大学生对该课程兴趣的根本,这是《纲要》课第一堂就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的好,以后上课事半功倍,解决的不好则可能事倍功半。其二,《纲要》课学什么,这是要大学生理解大学《纲要》课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也不是单纯地灌输政治思想,而是逐渐培养大学生对课程,对社会整体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其三,《纲要》课怎么学,这是要大学生理解大学《纲要》课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强制灌输,相反它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其次,从授课内容来讲,历史知识的重复性讲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初中、高中都有涉及,尤其是文科学生,学习时间较长,理论水平较高。现在,《纲要》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一门,不可避免地与中学近现代历史知识有着大篇的重复。这种前期的学习经历,一方面给《纲要》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大学《纲要》课教学,绝对不是中学一般历史知识的重复,而是要不断培育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应该了解还不了解的历史知识。如果说历史的知识不免有些死板,我们则可以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引导大学生从最熟悉的当代社会出发,立足今天,了解并最终理解历史。

    最后,学时与内容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学时少,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纲要》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分为十章外加三个综述,涵盖了中国近现代近200年的历史,达29万字。如果在授课中采取中学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完成大纲要求和既定的教学任务,也因为知识重复,内容单调,没有理论深度,导致大学生不感兴趣,没有共鸣。面对这一困境,各任课教师要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大学生心理,做到对症下药。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处于支配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该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去渴求知识,而非仅仅传授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

    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师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等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脉络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何避免知识面的简单重复,提高学生学习近现代历史的兴趣,是我们进行《纲要》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果说中学历史教学侧重对学生的史实积累和知识灌输,主要讲述历史“是什么”,那么《纲要》课则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升华,更加倾向于讲述“为什么”,两者之间具备了由低到高、由知识积累到认识升华的层级递进关系。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挖掘新的历史资料,把学生已经了解的东西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比如“为新中国而奋斗”一章,我们可以更加关注国共关系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充分挖掘当时国共两党与美国、苏联关系的资料,进而表现中国共产党追求民族解放的勇气和智慧,表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无私精神。这个过程,就是《纲要》课老师对历史知识进行挖掘、分析、整合的过程。要在充分把握中学教材的基础上,对近现代历史知识进一步整合。

    第二,在《纲要》课教学中,要积极创新,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讲求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作为《纲要》课,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与中学历史教学重复内容较多,与报刊、媒体等所刊常识性内容重复较多,这更要求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使用包含影像视频资料的多媒体课件讲授《纲要》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了按教材章、节、目进行授课的传统授课方式,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中去提炼和确立教学专题、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建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且可以由学有专长的教师接力教学,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使学生受到不同学术背景教师的熏陶和训练;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从纷繁的历史事件中选取典型讲述,既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教学法则放弃了传统的口耳相传,带领学生走进更加感性的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讨论,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我们在《纲要》课的教学中要积极探讨、实践各种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与效果,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授课内容采用适当的授课方法。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鉴于《纲要》课的特点与目的,更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首先是利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进入状态,发挥自己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很多高校,《纲要》课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对各种新知识充满了渴望,对渊博的大学教授充满了好奇。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一课,一定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开堂第一课就针对大学生特点作充分准备,展现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展现所授课程的无可替代性。良好的开端,再加上平时教学中的引导,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应有之意,也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大学教学中,容易发生两种偏向。一种是教学过于死板、僵化,利用强制手段要求学生到堂听课。虽然学生到课率比较高,但是也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身在曹营心在汉”,真正听课的学生很少。另一种是教学环境过于宽松,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只顾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倒是在学生眼里留下了“好人缘”,但是容易造成学生到课率较低,不利于知识的传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改变这两种教学模式,既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要保证教师的权威地位。比如,可以经常与学生讨论他们感兴趣,有疑问的话题,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在学生中间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三,积极引导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比如设计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采取问题法教学,从教师角度而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设置悬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思考,主动与老师形成互动。鉴于当前公共政治课学生普遍较多的情况,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由各组选出代表在课堂宣读本组的意见。在保证学生发言的情况下,将成绩计入期末。这种奖励式的引导,不但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可以结合《纲要》课的特点,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要求学生以此为背景组织演讲、讨论,以达到理解历史的目的。还可以引导学生探求、研究本家族的历史,本家族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变化,经历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国内外形势对本家族发展的影响有哪些。这些不错的选题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小结

    教学设计是授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纲要》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课较早开设的一门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兵”,为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处理好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出来,因此就必须利用充分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石 银)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