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稿大全
  • 辩论技巧
  • 演讲口才
  • 口才技巧
  • 口才训练
  • 谈判技巧
  • 朗诵技巧
  • 练声方法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口才 > 练声方法 > 正文

    挖掘成语底蕴传承中华美德

    时间:2020-12-01 21:14:3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加强德育工作,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语文教学应有的义务。为了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结合,我们相继开展了“运用成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利用成语丰富的内涵、传奇的故事、深刻的寓意、鲜明的时代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一.运用成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历史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言简意赅、风格文雅、生动形象,相当部分由古代的神话寓言、史实逸闻、谚语俗语、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传统美德思想,把成语作为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祖国文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统美德在成语中的体现举例

    1.爱国类。如“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尊严和荣誉,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秦国,最终他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机智取得了胜利。反映爱乡报国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如精忠报国、捐躯赴难、捐躯济难等等。由此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并在他们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深深的赤子之诚化成拳拳的碧血丹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贡献自己的一切。

    2.勤俭类。勤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关勤俭的成语典故有很多,“朴实无华”讲的是古人勤俭持家的故事,“开源节流”讲的是勤俭建国的问题。其实,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勤俭都应是我们的传家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朴实无华、开源节流等成语典故所蕴含的积极思想,对于加强学生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3.团结类。同心协力、团结奋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使国家和民族坚如磐石、固若金汤,立于不败之地。“负荆请罪”可以说是团结互助的一个正例。反之,如果不团结,互相斗争,我们也有典故为鉴——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相争者两败俱伤,徒让第三者得到好处。时至今日,这则故事仍有其借鉴和教育意义。

    三.运用成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此指导下,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了让成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

    1.讲成语故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各类成语词典,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在报纸,杂志等资料上收集有深刻寓意的成语故事。利用晨读前的五分钟时间,每天由一名学生,讲解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讨论给我们的启示,引导学生探讨成语故事对今人的借鉴意义。

    2.办主题板报。为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高尚情操,我们引导学生办下列主题的黑板报: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成语,表现高尚人格或优秀品质的成语,表现尊老爱幼的成语,表现团结互助的成语,表现勤奋好学的成语等等。

    3.编成语故事短剧。许多成语故事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表演性强,可以要求学生课下根据成语内容编排成短剧,给大家表演。表演者除了将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表演出来外,还可以融合班级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在正面人物的引导下,在反面人物的警示下知荣辱、辨是非、分美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以开展多种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成语、运用成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祖国传统美德思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秦晓青,教师,现居河北魏县。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