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常识
  • 生活技能学习
  • 安全知识
  • 理财知识
  • 礼仪知识
  • 节日知识
  • 旅游知识
  • 健康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生活 > 节日知识 > 正文

    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0-12-02 12:09:0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语文课外活动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各种课外的语文活动,它既不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不包括课外补课和选修课。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带领学生走向课外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课外语文活动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肤浅的尝试,诸如:

    一、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故事训练

    1.精彩的片段讲解。让学生提前准备课外阅读的精彩故事片段,然后在课前背诵朗读。这些片段可分为:景物描写片段、人物描写片段、童话故事精粹、儿歌欣赏等几个系列。同时,可在朗诵学习佳作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的口头习作训练,为今后的作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阶段重在激发学生对语言美的感受,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更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成语故事集锦。针对学生喜爱读古代成语故事的特点,设计讲读内容,旨在督促学生多阅读青少年读物,收集素材,关心现实生活,以古代优秀的成语故事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集腋成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积淀,为今后的写作锦上添花。同时,也可以从成语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从而鞭策自己,塑造自我。

    3.命题口头编故事。通过上面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已具备了即兴口头讲故事的基础,此时就可由老师或学生命题,进行口头即兴讲故事训练,然后由老师或学生进行点评。这样可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组建文学社,创办校园文学刊物

    学生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除书法、朗诵、讲故事等活动外,如经济、精力上允许,高年级还可创立文学社团。由热爱文学创作的同学组建文学社,社长、责编、美编、校对、宣传、制版等根据学生的特长而定,各司其职,定期出版刊物。首先,社内成员开选题论证会,确定下一期刊物的主题,在全校发出 “启事”,征集稿件,然后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组稿,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刊物的思想方向,文稿的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适合中学生阅读。经过编辑加工后,制版、印刷、装订,分发到各个班级,成为校园固定的宣传刊物,成为展示校园青春文明的阵地。教师在活动中只起指导作用。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兴趣,同时,也可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让学生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既然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那么,我们教语文的目的便是利用这一工具为社会服务。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高速、高质、高效的社会,对人的实践应用要求很高,如果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自如地运用到社会中去,那么,学得再多也只是一种浪费。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语文课外活动按以下形式划分:群。众性语文课外活动;组团性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指一些专门的小组或社团;个人语文课外活动。

    我在近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感觉到访问课外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并不代表什么,最主要的是要有兴趣。同样,学生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创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所学知识,并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上述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也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84中学)

    责任编辑/倪军仓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