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教学设计
  • 党史学习
  • 不忘初心
  • 整改报告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工作汇报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答案
  • 振兴乡镇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学习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建党100周年
  • 草案
  • 说明文档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教学设计 > 正文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时间:2022-01-26 15:25:3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作者在文终又提到了当年钓到的那条鱼(投影),这条鱼有何含义?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谈谈感受。以下是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一 课题

      钓鱼的启示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饵、纵、践等生字;理解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词语;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把握文章主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揣摩人物语言,以读促悟,体会语言的深刻含义和人物心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通过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有践行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四 教具

      上课PPT

      五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启示”二字用红笔写出。

      齐读课题,教师问道:这个课题与你们以前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生:启示是红色的字。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启示”二字用红笔标出?

      (学生汇报。)

      师:什么是“启示”?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简而言之,“启示”就是你从一件事中所明白的道理,那么这启示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新授: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初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扫清阅读障碍。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2、学习生字词。

      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屏幕上的生字词:鲈、饵、鳃、操纵、翕动、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小心翼翼)。再讲解词语“翕动”,讲解“翕”这个字的读音是“xī”,接着讲解“小心翼翼”的“翼”,这个字是上中下结构,每一部分要写得适当扁一些,教师进行范写。最后教师请学生表演“小心翼翼”的样子。

      3、了解文章内容,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总结回答:文章中写了作者和父亲一起钓鱼,通过钓鱼这件事情得到启示:要有践行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二)精读文章,读中品悟

      (1)学习“钓鱼”这件事情,体会大鲈鱼的诱人。

      1、学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然后教师提问:作者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

      预设:这条鲈鱼很大,非常诱人。

      文中的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教师继续提问:作者钓到这条鱼的心情如何?

      作者很得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一心情。

      3、学生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得意、喜悦的心情。

      (2)精读“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有关儿子的描写,相互讨论,体会作者的心情)

      1、父亲让“我”放掉这条鱼,“我”有什么反应,“我”的心情如何?

      ①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不解、着急。

      ②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委屈。

      ③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乞求、不想放掉这条鱼。

      A、如何理解“乞求”?——哀求,恳求。

      B、“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乞求”?为何要乞求父亲?

      周围没有人,没人知道作者和父亲在这个时间钓到了鲈鱼;作者没有践行道德的勇气,不愿意把这条鱼放掉。

      C、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现在是夜晚,没有人发现我们钓到鲈鱼,我完全可以将鲈鱼占为己有,我们也不会因此受到惩罚。

      D、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心理。

      ④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依依不舍、沮丧。

      A、把慢慢地和依依不舍去掉行不行?

      不可以,这样写更能体会出实践起来很难,很不情愿。

      B、看着自己花了好长时间钓到的鲈鱼,在一刹那间消失在湖水中。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沮丧)

      教师总结:把鱼放回湖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却经历了委屈——乞求——沮丧的艰难过程,看来践行道德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请学生朗读作者的语言,仔细揣摩品味,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3)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

      1、既然践行道德这么难,为何我还能放掉鱼呢?看来父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读父亲的话语,看看你能体会出什么?

      ①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得”是什么意思?(必须、一定)

      B、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很严厉,要求我必须放掉这条鱼。

      C、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②“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A、父亲为何是平静的?这平静的背后是什么?

      很决绝,不容置疑,不容争辩。

      B、朗读,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

      (3)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

      2、体验朗读。

      ①请同学们体会着当时我和父亲的感受,自由读一读“我”和父亲之间的对话。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儿子的话,女生读爸爸的话。

      3、父亲为何坚持让儿子放掉这条鱼?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现在还没有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不能捕捉鲈鱼,这是规则的约束,能否遵守规则更是一种道德抉择,所以父亲希望儿子能够自觉抵制诱惑,有践行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4)体会“启示”。(提问:三十四年后呢,作者是否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呢?)

      1、作者在文终又提到了当年钓到的那条鱼(投影),这条鱼有何含义?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谈谈感受。

      生回答:这条鱼是诱惑,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就象征着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诱惑。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2、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巩固小结:

      人生路上的诱惑有很多,学完这节课后,谈谈你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诱惑。

      生自由回答。(践行道德……)

      教师总结:希望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诱惑时,都能具备这种勇气和力量。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2、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