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互联网创业 > 正文

    2020党员领导班子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辅导讲稿

    时间:2020-09-21 12:35:4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5篇党员领导班子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辅导讲稿

    【篇一】

    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开阔发展思路、提升斗争本领的“木之本”“水之源”。“根深方能叶茂”,惟有深扎理论沃土、强化理论武装,才能在新时代的奋斗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然而,当“理论武装不足”成为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检视的“光荣缺点”,成为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口头禅”,成为面对复杂局面和重大问题时退缩的“完美借口”,理论学习成了形式主义,政治信仰、责任担当、人民情怀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党员干部唯有摆脱“理论武装不足”的“陷阱”,真心认识问题、虚心展开学习、用心指导实践,从“心”出发,才能真正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从“真心”出发,“理论武装不足”不是自我检视的“万金油”而是“清醒剂”。在自我批评和个人总结中,“理论知识学习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成为“问题常客”,但更多的仅仅是在口头上、书面上强调“理论武装”的重要性,而没有认真剖析自身在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并为之付诸行动。“理论学习”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填补自我批评空缺的“万金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强化理论武装,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从“真心”出发,深入联系科学理论发展现状和工作实践现实需求,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思考在理论中是学习时间不够还是方法不对,是学习不全面还是理解不到位,找到理论学习的短板、弱项,把“理论武装不足”当做自我认知的“清醒剂”和能力提升的“方向标”,制定具体、细化的学习方案,补短板、强弱项,力争把“理论武装不足”的问题消灭在下次个人总结之前。

    从“虚心”出发,“理论武装不足”不是理论学习的“退堂鼓”而是“加油号”。理论基础不扎实,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科学理论就会感到吃劲儿,但决不能因此丧失学习的信心,丢掉学习的韧劲儿,打起了“退堂鼓”,而是要化“不足”的“压力”为“动力”,深入研习、熟读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筑牢理论根基。“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强化理论武装,就要时刻保持对理论知识的敬畏和热情,坚持读原著、看原文、悟原理,不因学习中的一时受挫就“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也绝不因一时所得就志得意满、停止进步。理论创新无止境,理论学习永远在路上。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新时代发展特点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好第三卷内容,为奋进新时代加油助力。

    从“用心”出发,“理论武装不足”不是责任担当的“挡箭牌”而是“导航仪”。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面对复杂局面和棘手任务,要善于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抓住主要矛盾、找准解题思路,迎难而上、奋勇担当,而不是以一句“理论武装不足”推责诿过。“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用心总结科学理论精神、分析现实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理,在学干结合中强化理论武装。要在统筹谋划地方发展、化解重大矛盾风险、为民解决忧心烦心事中理解科学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也进一步找到自身在理论武装上的不足之处,找准学习方向。在“学思践悟”和“真信笃行”中把理论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勇担重任的责任担当。

    【篇二】

    《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准确回答了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习近平总书记敬民爱民的博大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专题,铿锵有力地告诫全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人民,要牢记初心担使命,筑起人民的幸福家园。

    理想信念,是坚守初心的红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担负着挽救民族、解放人民的崇高使命,可以说党的全部奋斗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我们党的初心,已经成为共产党人内心最坚定的信仰和最执着的追求,也是党员必须搞明白和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我们党来说,有困难、有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但经不起人们的糖衣炮弹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的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极个别党员干部抵不住诱惑堕落变质,根源是思想出了问题,实质是理想信念丧失,扛不起旗帜、担不起责任、挑不起担子,偏离党的“生命线”,忘记艰苦奋斗的过去,忘记出发时的赤子之心。提出“不忘初心”,就是在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永远牢记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底色,是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的意义所在。真正的幸福社会应该是人民共享的社会,没有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没有人民的“小梦”,中华民族的“大梦”就无法铸就。

    无私奉献,是践行初心的“良方”。我们是生在红旗下的崭新一代,喜欢上进、不甘落后是我们的青春态度。从小时候向往成为一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到满怀期待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从此奉献成为定义人生的标准之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担何种责任、手握何等权力,如果只懂得一己私欲,想功成名就、流芳百世的希望可能不大。那些甘于奉献的人,才能成为人民传唱、人民尊敬的“时代楷模”。比如“铁人”王进喜,一名为中国石油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普通石油工人,他无私伟大,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他曾说:“俺是一名石油工人,除了会打井,没有别的本事,我的一切荣誉和鼓励是组织给予的,我的个人总结里只能写缺点”。又比如“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城市的“康庄大道”,毅然挺身百色“战场”,脱下漂亮的“女儿装”,穿上舒适便捷的运动装、旅游鞋,用“精志”绽放青春之美,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无私为人民,用实际行动兑现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就能一切依靠人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同绝大多数人一样扮演着多重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责任,同样面临个人发展、婚姻生活、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众多现实问题和压力。但我们是绝大多数人中的“先锋战士”,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以“初心”明鉴,守住红线,润万物无声,得今生无悔!

    【篇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继第一卷、第二卷之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生动记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这样的“理论结晶”作为提升干事创业本领的必备“攻略”,仔细研读、反复精读、入脑入心,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杜绝囫囵吞枣,深学而知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论学习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这里的“精”指的是不能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要像羊吃青草一样,先细细品,后慢慢嚼,再咽下肚。要彻底理解本意、掌握要义才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虽然能够全文通读,但在读的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深入思考,细细精研,导致不能汲取到文中的精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样的“理论结晶”,党员干部要反复读、仔细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读懂读透、琢磨清楚,真正在学习中求得真知、在学习中坚定信念、在学习中践行忠诚。

    杜绝不求甚解,勤思而笃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理论学习的基础在学、关键在思,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枯燥的、机械的、刻板的。思考在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党员干部要在精读和深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加强思考,在思考中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自觉对标对表、及时矫正偏差。要在思考中提质,不断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用新理念增强新本领、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在思考中笃信,时刻砥砺初心使命,时刻牢记谆谆教诲,时刻保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杜绝纸上谈兵,善用而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思用贯通,落脚点在于用;知信行统一,落脚点在于行。“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达不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在学习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中提高学习近平。要勇于探索实践,善于总结规律,敢于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探索新的实践领域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要保持清正廉洁,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为训,慎独慎初慎微、慎言慎行慎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唯有学而知之,方能不断健骨强魂,坚定理想信念;唯有思而信之,方能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唯有用而行之,方能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担起时代重任。

    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章第三个专题《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刊载的是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此文共13278字,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由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实践启示和理论价值等。全文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引人深思、振奋人心。

      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掀起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浪潮。42年前,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把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打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鼓励全国人民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和世界各国加强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中国几代领导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抢抓历史变革的发展机遇,有力地推动中国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是我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蕴含了我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我国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后来的大胆试,勇敢改,艰苦干,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不断将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将改革的领域越开越远。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等多项成就。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之治”。改革开放的帆船将中国人民驶向幸福的港湾,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前所未有。

      认真总结汲取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全力推动党的伟业再创新辉煌。42年的改革开放,42年的沧海桑田,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取得辉煌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决不能停歇,要从改革开放中汲取宝贵经验,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扩大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行得更稳更远。

    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个专题心得体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个专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后,经过反复思考,恰似领悟到了其中的“脱贫良方”。

      解决突出问题,“一马当先”决战脱贫到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依旧是我们现阶段脱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只是满足了文件上的脱贫要求,并没有解决我们贫困户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有的贫困户是参加了医疗保险制度,满足了脱贫的基本医疗要求,但其家里负担重,在医保报销后还是难以支持医疗费用,无法就医;有的贫困户吃饭问题解决了,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但吃住质量差。因此,要继续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将脱贫进行到底,切实带领贫困户脱贫。

      改进检验方式,“一心为民”推进脱贫减负。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给基层干部减负松绑,把他们从文山会海中充分解放出来,把他们从督查检查中抽离出来,给足时间、留足精力,让他们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了解实情、号准脉搏,精准掌握群众的所急、所难、所盼,确保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克服返贫难题,“一以贯之”巩固脱贫成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有的地方虽然已经脱贫,但仍然存在扶贫工作不稳定、贫困户发展能力受限、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返贫风险加剧。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入攻克返贫难题,关注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引导群众破除依赖、“等靠要”等不愿脱贫的心理,最大限度把群众宣传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充分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增强“造血”功能,确保真脱贫不返贫。脱贫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愿各位扶贫干部用好“脱贫良方”,早日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