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 散文欣赏
  • 故事大全
  • 随笔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课外必读书目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阅读 > 观后感 > 正文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

    时间:2020-12-02 15:06:0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1说教材

    【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材简析】基于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处理,采用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学,从“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举出类似的例子写出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1教学技能目标

    通过成语故事组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1.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规律。

    1.3教学心理目标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我主要采用直观展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归纳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3说教学流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喜欢”。课件播放“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3.2引导观察、形成概念

    3.2.1探索加法交换律

    3.2.1.1听完故事,让学生交流:你想说些什么吗?估计学生会说:猴子很愚蠢。追问:为什么?学生会理直气壮地说:因为3+4=7(颗),4+3=7(颗),一样多。板书:3+4=4+3

    问学生:你同意老师这样写吗?学生根据故事情境很容易回答:因为3+4和4+3的结果相等,它们都是求一共有多少颗栗子。这时,教师指出:当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时,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等式。

    3.2.1.2数学来源于生活,为了能很快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又用课件给学生展现了几个生活场景:

    课前老师对四(3)班的学生人数做了一个调查:男生有28人,女生有27人,你能算一算四(3)班一共有多少人吗?

    在学生口头列式解答后,教师要追问:还可以怎么算?注意让学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提问:能将这两个算式组成一道等式吗?为什么?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事例说出:因为它们都是求的同一个问题。结合学生发言板书:28+27=27+28

    3.2.1.3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板书:……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3.2.1.4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等式,说出每组的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所发现的这个规律,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同桌交流,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和概括的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2.1.5随即教师说: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个规律吗?相信学生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表达会更准确、简明、形象。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充分给与肯定。

    3.2.1.6提问: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呢?学生发言,教师板书:a+b=b+a。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出的第一个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学生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

    3.2.2探索加法结合律

    3.2.2.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让我们继续听听老人和猴子之间的故事,看看还会有哪些收获?课件继续播放故事。听完故事,出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人一共养了多少只猴子吗?

    学生会列示:18+7+23。利用故事情境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问学生还可以先算什么?板书:(28+7)+23、28+(7+2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能用什么符号连接?板

    书:=

    3.2.2.2接着问学生:你能不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初步感知发现规律。

    3.2.2.3随即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因为有了前面的认识,学生通过计算、甚至是独立思考就可以发现能用等号连接。

    3.2.2.4再引导学生比较这样的等式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引出这就是今天所要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

    3组织练习,实践应用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通过计算与思考,使学生体会到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