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工商知识 > 正文

    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北方片)观摩走笔

    时间:2021-01-18 21:18:3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北方片)展演活动于5月29日至6月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此次展演汇集了北方10个剧种共22台剧目参演,可谓盛况空前。

    展演就是集中的展示。展演就是温度计,就是风向标。为了把脉全国戏剧创作的整体走向。拓宽艺术研究的领域,面对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青岛市艺术研究所的主要创作及研究人员于5月28日踏上了被誉为“四战之地,攻守之场”的三晋大地。

    坐在剧场中我们或喜或悲。三晋归来。我们或思或想……

    一、创作与创新

    从创作的角度,参照此次参展的剧目,比对一下青岛市的戏曲创作的现状与问题。

    1、重故事,轻人物;重情感,轻内涵。“以歌舞演故事”是我国的戏曲艺术的特色和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趣味也在不断提升。“以歌舞演故事”的特色和传统是历史的产物。当历史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不满足干一番唏嘘,几声慨叹。人们需要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予的美的享受,思想的深刻,内涵的丰富,理性的崇高。我们可以罗列出一长串青岛市戏曲院团曾上演过的剧目。但在我们记忆中却寻觅不到曾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形象,仍然停留在演故事的层面。在剧目的选材上仍然停留在跟政策、跟形势的层面。而没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人的思想、人的精神层面。所以就出现了大批的只见事件、只见故事的剧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题材决定论”曾很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句话说:“选材选对了。戏就成功了一半”。是的。我市的有些剧目如《生死峡谷》等是成功了,也只能说成功了一半。而缺失的另一半是戏剧中如何表现人物生命的深刻性、丰富性、复杂性。此次展演剧目晋剧《傅山进京》,我们身不由己地被傅山引领着进入了属于他的心灵世界。可见事件只是引子,不是推进剧情发展的驱动力。那么,我市的戏曲院团至今还没有一部能走向全国并得到普遍认可的作品也就顺理成章了。

    2、重原创,轻改编。翻开我市戏曲院团多年来所上演的剧目。难觅改编自其它艺术样式的剧目。如果说是我们的作家孤陋寡闻、视野狭窄有失公允,潜在意识中有几分是清高。不愿意借他人的梯子登攀,不愿意借他人的光来照亮自己,不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或许还有其它无法言说的原因,总之拒绝改编。君不见改编自其它艺术样式而大获成功的例证有多少,如《我这一辈子》、《家》、《骆驼祥子》、《生死场》等,不胜枚举。以此次展演为例,开幕式大戏晋剧《麦穗黄了》是改编自小说,获一等奖的评剧《马本仓当官记》是改编自小说。获二等奖的评剧《呼兰河》改编自小说和话剧《生死场》。获二等奖的龙江剧《鲜儿》改编自电视剧《闯关东》部分情节等,还有很多。改编是一条捷径,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小说可以被视为滋生戏剧艺术新生命的温床。它的丰富基因足以为我们提供多元的创作动力。我们的剧作家们,在注重原创的同时,不妨再多开辟一条路。再多一种选择。

    3、创作与创新。作家在创作之初都想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都想出手不凡。但是,当作品立在舞台上面对观众的时候,结果却与最初的想象相去甚远,不尽如人意。尽管所表现的内容、情节、立意与其它的剧目不尽相同,但剧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似曾相识,趋于类同。原因就是热情有余而创新不足。艺术创作就是要“求新求变”。所谓“求新就是美”。创新就是对生活有新发现、新感受、新表现,创造新人物。这种新人物都必须是独特的、典型的、可信的、新鲜的、个性化的,必须是“这一个”。“这一个”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发现。只有创作出“这一个”的艺术型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才能立传,才能传世。多年来我市创作的戏曲作品,全能盈尺,却难见“这一个”的艺术形象出现,所以总是近在咫尺却难以登上艺术的巅峰。在这次参展的剧目中。我们看到了农民形象的“这一个”马本仓,村官形象的“这一个”万喜,文人形象的“这一个”傅山。还有……。我们热切地企盼着我市剧作家们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舞台艺术形象。

    二、出人与出戏

    这是一个老话题,不厌其烦是因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好像越提倡的事物做起来就越难一样,与事实总是相去甚远。我们明白了文化部为什么把全国第三届优秀地方戏展演活动选在山西太原的深意所在。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山西省,获得梅花奖的演员有56人之多。只数百万人口的晋南地区,获得梅花奖的演员竟有11人。相对于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山东省,获梅花奖的演员仅是个位数。提到我们青岛市更是令人汗颜。至今仍是空白(指戏曲院团)。成就演员的是剧目,走红剧团的是演员;名角因戏而成名,戏因名角而立传。相互依存。共生共赢。这是一条铁律,而以戏曲剧团为甚。如果要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是什么?两个字:市场。通过多年的不断的演出,使观众认识、熟悉并喜爱上了演员,繁荣的演出市场更激发了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出了人又出了戏,可谓相得益彰。

    名角的出现不是旱地拔葱。成为名角的演员除了个人天赋,先天条件外,丰富的舞台经验,大量的舞台实践的机会是成就名角的基础和土壤。而真正成就名角的是塑造有独创性的舞台艺术形象。那么创作剧目就成为一种必需。以临汾市的眉户剧团为例,近年来。创作剧目在两位数之多。几乎是年年有新戏,戏戏有观众。演出的场次少则近百场,数百场。多则达到了1300多场。既出了人又出了戏就成为一种必然。反观我市的戏曲院团,各种级别的会演调演参加过。可演出的场次却不尽人意,既没出戏又没出人。各种级别的奖项拿过,可我们期盼的名角却没有出现,出了戏却没出人。

    在此次参展剧团的绝大多数剧目中,我们发现了与以往展演所不同的变化:特邀人员少了,名导、名演、名编、名师少了。其主创人员主要是本团本地区的。记得曾观摩过一次展演活动。一个名导导四场戏。一个名演员串演三场戏,一个名编编四部戏,一个名作曲竟为近十部戏作曲。有的一个剧团的主创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特邀人员。结果是空前而未必是绝后的:参展36部戏。获金奖的18部,获银奖的18部。剧团都本着一个目标而去。那就是“奖”。唯独不理睬的是——市场。曾有句时髦的话:“不为我所有,只为我所用。”在这种意识指导下。钱装进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口袋,桂冠戴在满天飞的名人头上。我们院团的主创人员只能作壁上观。当陪衬,跑龙套,打零杂。汇演一结束,留给剧团的只是挂在墙上的奖状。收获了荣誉,却没有收获人才。许多有基础、有条件、有秉赋的演员由于没有艺术实践的机会,蹉跎了岁月。凋零了大好的艺术生命,甚是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听到院团的抱怨是。三无”,甚至是“四无”——无导演、无编剧、无设计、无名角。多而全。不适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一无所有也决非良药妙方。这种运作模式是也非也。需要思考;优也劣也,需要斟

    酌。

    三、投入与产出

    此次展演活动难见大制作、大场面。难见上千万、数百万的大投入;难见奢侈、摆阔之风。吹送着一阵阵清爽宜人的、恰到好处的简约、典雅、精致之风。奢侈可以创造财富,因为它绑架了人性中爱慕虚荣的弱点。艺术不计成本的奢侈是对人民创造的财富的浪费。艺术也需要奢侈,但艺术的奢侈寻求的是高回报高效益,是在人们精神层面获得提升,获得陶冶。获得娱悦的同时心甘情愿地付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我们所知所闻的全国很多的大投入、大制作剧目几乎是血本无归,有的在收获了一个金灿灿的奖杯后便卸台封箱,而在屈指可数的几部成功的作品无不是以市场为最终归宿。大投入、大制作就需要相对应的大剧场。在我们的文化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一个市,乃至一个省有几座大剧场?而一个剧场的辐射范围终归是有限的。这就等于画地为牢,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一个优秀的成功剧目,既要算投入也要算产出。既要算成本也要算收益。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大投入大制作剧目中的大,大在布景,大在灯光,大在制作。大在场面。而观众走进剧场看的是戏,观众期待的是在一种假定性的戏剧场面中。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命运的迭宕起伏,看的是艺术形象的塑造。而靠“大”所营造的视觉冲击力只是瞬间的。短暂的,而萦绕在观众脑海中的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本末不能倒置。这种大制作之风肇始于一种所谓“新都市化戏剧”,它的立论依据是:中国的戏曲生于草根,起于民间,成就于都市,辉煌于都市。(以京剧最为典型)大制作,必然要高票价。殊不知我国的都市化建设刚刚起步,都市化水平还不到总人口的30%,刚刚摆脱了温饱的困扰,刚刚步入小康的水平,大制作下的高票价必然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并会极大地影响剧目的巡演和营销。

    举一个此次参演剧目为例:晋剧《麦穗黄了》是开幕式大戏。投资近百万。大投入未必有大收获,未必有大市场。结果只得了个可怜巴巴的鼓励奖,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出一、二、三就封箱的戏。评剧《马本仓当“官”记》投资不过三五十万,却投在点上,投在戏上。舞美设计如同手中把玩的魔方简洁而写意,灵活而多变,巧妙而新颖,令人叫绝。既适合各类场子演出,又有火爆的剧场效果。一等奖的结果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继承与发展

    物质遗产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是可观的、凝固的历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层面是自然天成的,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不可再生的。而另一个层面是精神的。精神是流动的。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在参演的诸多剧种中。有数个剧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赫然有名。而同样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的柳腔、茂腔却悄无声息,不见踪影。

    当我们仔细咀嚼以天下第一团美誉而沾沾自喜时,不觉有些苦涩。我们要问的是:同样都有过辉煌,同样都经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什么我们却由盛而衰,再而竭?而像参演的甘肃省陇剧、山西的蒲剧、眉户剧等一大批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团至今仍能保持其活力,并培育着老、中、青三代观众的繁荣的演出市场?通过我们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根据时代的变化,根据人们精神的变化,根据人们需求的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剧目。继承的是原汁原味的风格和特色。发展的是触类旁通的融汇,创新的是化你有为我有的拓展。而继承、发展、创新的终极目的是——市场。成也市场,败也市场。始终如一地坚持市场化道路是他们依然保持其鲜活生命力的最大秘诀。市场培育了观众,观众的热情又激励着剧团,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一出新戏连演数百场并不鲜见,有的竟演1300余场。反躬自问:我们的市场在那里?是我们抛弃了观众。还是我们被观众遗忘?年年演老戏,老戏年年演,还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们会被观众冷落的。翻开青岛柳、茂腔剧团近20年的团史,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柳腔,新创剧目不过两三部。都为调演汇演而作,属于得奖就封箱戏。茂腔。新创剧目没超过个位数,有些剧目虽然得奖没封箱,演出场次却羞于启齿。究其原因是:继承有余,发展不够,创新不足。

    通过观摩学习。引发我们的所思所想,思的是差距。想的是不足;思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想的是我市的戏剧创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共同携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作品。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