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个人写作 > 正文

    故乡红色故事习作

    时间:2021-07-29 17:07:4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故乡红色故事习作

      开始收集他老人家的回忆和民族轶事,当时没想到后来会根据他提供的许多信息,一步步证明了老李家的家世。再把这点兴趣变成文字,交给后人并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下是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红色故事习作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故乡红色故事习作

      老李家有记载的祖籍是贵州威宁县,雍正四年起从始祖第四代迁鲁甸县文屏镇岩洞村,同治十年因战乱,八世祖与清军交战命丟龙讯,祖母单氏挑着两岁的九世祖四处逃难至靖安黑石凹,后经人介绍出姓于永善县莲峰镇后山村撒姓人家,因字辈相同,将九世祖(我爷爷)名字由李改成了撒,因而父辈和长兄都有撒姓的名字。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多方寻找下才得到家谱排行,从我开始按家族排行长字取孝字为名,意为以此纪念恢复姓氏。

      我的父辈是第十世,他们有兄弟四人和一个姑妈,最小的是我父亲,也是1930年出生的,父亲8岁时,爷爷生病卧床3年之久后病故,在解放前的这20多年时间里,他们受过的苦和难直接是罄竹难书。

      那时候,因为大伯和三伯相对诚实,我父亲还年幼,家中的大小事务是二伯父一个人支撑,四十年代中期,他曾两次被伪兵抓入县衙要送去冲军,伯母被迫变卖完家中全部财产,甚至举债,跪请当地有头面的人物去贿赂衙门里的宪兵故意放走。导致伯父后来不敢归家,当上了赶马人,带着十多岁的弟弟背着八十斤老称的货物,从昭通到叙府,一个来回两个月。虽然吃尽了艰辛,也锻炼了弟兄二人见多识广,伯父不识字,记忆力特强,感觉每件事都很有依据。在老人家有意无意的讲述中,我觉得有些事该记下来让下一代人知道才行。

      八十年代后期,我开始收集他老人家的回忆和民族轶事,当时没想到后来会根据他提供的许多信息,一步步证明了老李家的家世。再把这点兴趣变成文字,交给后人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过去的父辈不叫生活,最多只算得上是为了逃命。解放后获得新生与自由的老李家,这才叫生活。特别是土地下户后,尽管还身处艰苦奋斗的环境,自由的空间,公平的竞争,开放的往来,充裕的粮食,在吃饱穿暖的同时,就己经开始重视家风的传承了。

      改革开放时老李家有十三户满满八桌人,那时仅有三名初中生。1982年的冬天,我父亲因长期积劳成疾已到病危时,伯父和我的八位长兄当着病榻前的父亲商议,想筹集点医疗费来挽救父亲,可没一家能拿得出那怕三五元来。当时联产承包责任制才两年,饿怕了的人们拼了命的去种地,产大于销,洋芋在街上只卖三分钱一斤,筹钱的唯一办法是出售洋芋才能实现。父亲想到大家不易,一直不接受伯父和兄长们提出的意见,宁肯选择拖一天算一天的生离死别之路。

      冬天过后,农历二月十三日,五十二岁的父亲结束了最后的生命,还是少年的我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六神无主。伯父告诉我:“有钱埋钱,没钱埋人,几姊妹总有一天会长大的。”伯父带着我简单安埋了父亲,鼓励我说:“现在政策好了,只要种好庄稼就能吃饱,几年后几姊妹就长大了”。我在懵懂无知中有好多疑问求教过许多人,最耐心解释的还是只有伯父,在有意无意间,我觉得伯父和我说的许多事情都是在暗示我,他要我根据他的记忆和掌握的线索,去厘清家族的和民族的来龙去脉,这也是我开始动笔记录传述的起因。

      几年后伯父去了天堂,我的大兄长(也是伯父的长子)又挑起了团结这个大家庭的重担。在处理起矛盾中,长兄都是以“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气概完美地赢得了众人的评价。也让我渐渐明晰了一些事理,在与兄长的交流中,他们都特别支持我做一些与家族和民族有益的事情。

      八十年代末,虽然生活条件还不算好,但粮食自给自足,有事没事就在家里召集兄弟侄儿玩,当时也很单纯,我们就谈一些关于内部团结、互帮互助搞生产,重视教育,要供出自家的大、中专生,杜绝家人去参与社会上的违法事,我也会将所了解的过去讲给大家听,新旧对比,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希望。

      一天夜里,我们家唯一位有工作的兄长来家里告诉我说:“有人在区上反映,说最近我常召集家族人开黑会,有企图干坏事的嫌疑,最好明天去派出所说明情况。”我当时吓懵了,一宿未眠,想了许多种搪塞的故事和办法,最后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因为编的故事害怕怎么也编不圆。去派出所是我二哥带我去的,只有老所长一个人,我一五一十地把几晚上讨论过的话题说了,老所长像慈父一样对我说:“小伙子你干得好啊!你不但是在穷则思变,而且是在为我们派出所维护治安,接着干,我支持你”。这几句话,让我受用了一辈子。

      之后,老李家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一直顺风顺水,不断修正缺点,形成了良好的家风,重视内部勾通和外部团结,并订下了立族家训,学法守法,乐于助人,于国于家,做忠诚无畏,敢于担当的家族,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我们的小家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可谓踏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在伯父的故事中,有一个故事一直是他老人家的秘密,很少提起,但每次都很严肃地选择听的人,现知晓这事的兄长们也都先后去了天堂,我选择以记述的形式再现当年的经历,不为别的,只想表达一份老李家的忠诚与热爱。

      1949年冬,县城(今莲峰)街上来了一对自称是收购牛羊皮张的年轻夫妇,白天出城走村窜寨,晚上回城住杨家旅馆。那时的莲峰是赶白日场,一天,伯父牵着枣红马驮着要卖的东西到南门口,由伯母转运进城(据说县衙抓壮丁,伯父不敢进城),只能在城外等着伯母时,这对年青夫妇从城内走出来,见伯父在放马就主动搭话,问给知道哪里有牛羊皮卖要干货,伯父说“不晓得,前久有宰羊的,要去问阿訇才好找。”对方突然很亲切地接着说,“你是回族,家是哪里的?”伯父答“撒家老林(今后山)的”。那人接着说:“你姓撒,给有姓李的?”伯父回答道:“我姓撒,有两家姓李的”。他们攀谈了一会,那人提出要去撒家老林看看,伯父大侄给他们说了路就离开了。

      第二天中午,他们真的来到撒家老林,打听牵枣红马的就找到了伯父,因头天见过面,交流起来很顺畅,东拉西扯就扯到官府对待百姓方面上去了。伯父被两次抓壮丁关押过,心有余悸,说话躲闪中被对方看了出来。女青年是外地口音,男青年是昭通腔,伯父从他们的说话中了解到,过不了多久会有部队来为穷人打土豪分田地了。之前人们都听保甲长说过:“有只部队叫共军,会抢妇女,挖娃娃心肝来下酒”,伯父有些害怕,被对方看出来了。来人认真地给伯父讲解:这支部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的国家己经诞生了,部队的到来,有百利而无半点坏处,所以要团结好汉族、彝族和苗族同胞们,一起去欢迎和支持部队,到时候部队会把普家手里的土地分给大家。

      起初,伯父有点儿怀疑,但还是忍不住就与我父亲讲了,一天几个狗腿子来收租,因父亲还差3升荞子真的是拿不出来了,被逼无奈时,父亲骂了一句“你几爷子狂不起多久了”,惹怒了狗腿子,伯父见有被抓去受苦的可能,就叫我父亲躲起来。他们找不到出气的,将父亲仅有的一间茅草房扒了个洞,还把一园子周围种的树全用刀坎了。

      伯父第三次再见到收牛羊皮张的这对年轻人时,是春节过后了,他们说部队已经到了昭通,很快就会来永善,要伯父暂不要对外申张,暗里去约些回族人,等解放大军到来的时候去支援部队。来人又一次打听姓李的人家有多少?住哪儿?讲了许多穷人要不了多久就翻身了,每个穷苦人都是新国家的主人,一再咛嘱在解放军没到永善时,要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注意土匪和外来人员,有事就去告诉他们。伯父记在心里,约了十多人在焦虑中等待着。

      1950年3月7日,伯父清晰地记得,这一天是农历的正月19日,惊蛰过后第一天,解放军挺进永善县城,伯父他们是按照来人的要求,以赶场人的形式负责先打听城里各个角落有无可疑的行为,发现情况立即去杨家旅店找他们报告。他们游了几圈都像往常一样,只看见部队进城后先打扫卫生,不进百姓家门,然后分散住下,有住县衙的,有住山神庙院坝的,驮运物资的骡马就统一拴在莲峰清真寺留十多人看管,连喂骡马的包谷杆都是用食盐给当地人去换,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一时间,整个县城只看见当街住户各自忙着手里的事情,有三五个解放军分别在四城门站岗,县衙里的大小官员和经常在街上游走的狗腿子不见了踪影,县城前所未有的干净和清新,让伯父他们感到震撼。因为正值春耕生产,听新政府的宣传说,先按原租的土地各自耕种,等后还要把土地分给大家,他们十多人高兴地回家了,从此就再也没见过收皮张的两个青年人。

      1951年,土改开始了,伯父他们如数分得了一大片土地和一些柴草山,实现了那对年轻人事先说过的话,更为高兴的是,所有穷苦人从此结束了胆战心惊的日子。在宣传中他们慢慢懂得,给大家带来自由和幸福的是共产党和毛主席,还有许许多多为了这份自由而拼尽全力、甚至付出生命的革命英雄和仁人志士。

      伯父每次讲完这个故事,都要我往后一定要打听收货人后来去了哪里?问他为啥要特别的打听姓李的人家?因当时伯父没考虑到自己本来就姓李。然后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党和国家虔诚地装在心里,老李家世代对党和国家都有感不完的恩,还不完的情。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