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下载
  • 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求职面试技巧
  • 面试题
  • 笔试题
  • 职业规划
  • 职场法则
  • 职场培训
  • 升迁之路
  • 劳动法规
  • 跳槽注意事项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职场 > 个人简历下载 > 正文

    “理喻”探幽

    时间:2021-01-25 00:00:08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以比喻的功能为标准,将比喻分为“象喻”“情喻”和“理喻”,是一条不同于传统修辞学的“喻学”研究新路,为“喻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好的“理喻”可以化繁为简,将抽象的道理变为有形可感的体验,其中“化理入喻,以喻说理”,是“理喻”运用的关键。在我们的心智都为现代语言——抽象的技术术语所麻痹的今天,对“理喻”的发现和运用,将会对提升思维、开启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喻学” “理喻” 语文 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修辞学将比喻定位为一种特定的修辞方法或表达手段。如《辞海》解释为:“修辞学名词。比喻亦作譬喻,借彼喻此,所以曲达事理,增强 文势者也,如孟子梁惠王‘犹缘木求鱼也’皆是。”①《现代汉语词典》说:“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②传统修辞学认为比喻包含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喻词,三要素的运用决定了比喻的三大分类——明喻、暗喻和隐喻以及其它几十个小类,如博喻、较喻、否喻、引喻、倒喻、曲喻、回喻和互喻等。这样分类是基于一种修辞学上的习得而生成的,重点强调的是语法形式,如三要素的在位与缺失、喻词的形式与运用。但它完全抛开了语义、语用、语境方面的考虑,显然,这样的定位对比喻学的研究是过于呆板和狭隘了。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没有“臭皮匠”(“常人”)、“诸葛亮”(“智者的化身”)、“三”(“多”)这样的文化背景的储备,那就完全不能领会其比喻的所指了。再如,“这个小姑娘的眼睛像葡萄一样”“共产党像太阳”“初恋是一场革命”,虽说都是比喻,但其中所传递的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是全然不同的,其中除了文字的比喻外,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言语信息,而这些信息用传统修辞学的比喻认知是无法解读的。

    这里,我们试图以功能为标准将比喻分为三类:“象喻”“情喻”和“理喻”。“象喻”就是为事物作形象描绘的比喻,如“这个小姑娘的眼睛像葡萄一样”;“情喻”就是假借外物以喻意的方式表情,看似喻意,实为抒情,如“共产党像太阳”,实际是以“共产党”和“太阳”的类比,来抒发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敬仰、热爱之情;“理喻”就是讲道理的比喻,所称不全在于形象,旨在揭示、印证事物的性质、关系、本质、规律等抽象的内在意义,如“初恋是一场革命”,既无形象的(外貌相似的)比拟,也不是科学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而是通过这个比喻(理喻),将“初恋”和“革命”在所指意义的共同点——“本质的第一次改变”——相互联系在一起,极其贴切地传递了“初恋”在人生中的意义。正如阎庆生先生所言:“‘理喻’的形式是‘喻’,而其内容是‘理’。作为形式的‘喻’与作为内容的‘理’这两个因素的连接、渗透、完美的统一,便是衡定‘理喻’优劣的标尺。”③简言之,即“化理入喻,以喻说理”。

    钱钟书先生是一位比喻大师,他比喻理论上有着独到而深刻的创见——比喻之“二柄”说和“多边”说。钱钟书先生在分析《周易》和《诗经》中的比喻运用情况时,提出了比喻的两大分野,即说理陈义者之比喻和词章之比喻。他说,说理陈义之比喻见于说理性文章,词章之比喻见于文艺作品。阎庆生先生和钱钟书先生都明确提出,运用比喻说理是比喻的一大功能,而阎先生更明确地提出了“理喻”这一概念。其重要意义在于:开辟了一条与传统修辞学截然不同的“喻学”研究新路,避免了泛泛论述比喻的功能,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在不同的文体中比喻的实际表现的不同,为“喻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

    二、“理喻”辨析和举例

    一般而言,关于“象喻”和“情喻”较多见,也较易理解,所以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理喻”。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从认识论和人类文化的来源着眼,把基于神话和诗歌的象征语言和思维方式,称为“隐喻思维”,认为它是相对于逻辑概念和表达方式而存在的;美国人莱可夫和约翰逊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和基本的方式。”④这里所谓的“隐喻”,从宏观上理解就是“比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比喻的本源是神话,神话的思维是比喻的思维。维柯说:“人类思想的次序是先观察事物的类似来表达自己,后来才用这类似来进行证明,而证明,又首先要援引事例,只要有一个类似点就行……”⑤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理喻”的思维过程,人们在展开思维时,就是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展开想象和联想的,在选择“理喻”时,亦是如此。

    如果说人们在表达思想观念时存在着比喻思维的话,那么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天地万物中探寻与主观思维(情感、意识、态度、心境等)相匹配的客体,在它们相异的表面找出意义层面上的共性,从而表达出两类事物融合后所产生的新意义。而“理喻”,就是在上述的思维联想过程中经“化理入喻,以喻说理”而实现的。

    传统观点认为比喻主要是一种形象思维,所以“象喻”的运用最为常见,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为了抒情的需要,“情喻”的运用也就非常普遍。相对而言,“理喻”似乎就不那么常见了,其实不然。“理喻”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整合运用,“理喻”的思维是开放型的,特别重视喻体和本体的本质联系,并不局限于形象的需要,所以“理喻”的思维更具跳跃性,就是人们所说的“同类不比”。钱钟书先生在评论宋代诗人忽视对现实生活源泉的挖掘时说:“把支流当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的流行性感冒。”⑥事实上,“理喻”的运用的确能起到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点石成金的作用。在冗长、枯燥的说理议论中加以巧用,不仅可使文章形象、生动,还能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般地说,西方人更擅用“理喻”来说理议论,如马克思就有很多精辟的“理喻”,如把“逻辑学”比喻为“精神的货币”⑦(《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称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时期”,中世纪文化是“人类动物学”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世纪“国王的最高国务活动就是他的生殖活动”⑨(同上书)。

    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与《修辞学》中,对比喻做了较详细的分类,并赞誉:善用比喻是天才的标志(《诗学》第22章),对比喻的运用推崇倍至。后世如西塞罗、贺拉斯和昆体连也对比喻有深入的研究和运用。当然,在西方文化的另一源头——希伯莱文明或者说《圣经》中,更是有着大量的比喻。著名的文化学者叶舒宪在其新著《<圣经>比喻》一书中,从比喻的角度给《圣经》做了一个意蕴丰瞻的解读。他将《圣经》中的比喻,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经文中具有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混沌”“禁果”“方舟”“十字架”等,这些意象大多源于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比喻象征;二是《圣经》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中所使用的修辞性比喻,如“神吐气如火”“你的肚脐像圆杯”“性欲乃是一种欲演欲烈的火焰”等,这些比喻均是以一种形象或象征来论理说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带有说理、劝戒或讽刺目的的比喻性小故事,如“陶匠弄泥”“两只大雁”“浪子回头”等,把深奥的教理或观念用通俗的故事体现出来。实际上,如此艰涩难懂的时空观念、生命起源、人生的意义、痛苦与幸福、婚姻与生育、死亡与复活、罪恶与救赎等,怎样能顺利地为那些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早期教民所接受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理喻”,化理入喻,以喻说理,“就近取譬”,以身边熟事、琐事来阐释那些宏大命题,化繁为简,变生为熟。使那些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贫民、婢女、渔夫、猎人、老人、儿童都能听得懂、喜爱听上帝的声音。下面撷取几例,加以说明。

    (1)“依然活着的人,总怀有希望,因为一只活狗胜过一头死狮。活着的人至少知道自己必死,而死了的人却一无所知。他们不能再得报酬,也不再被人怀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一切都成了过去,世间的事,再没有他们的份了。”(《旧约·传道书》第9章)

    生命与死亡是人类的终极话题,作为一种宗教,不可避免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上述“活狗胜于死狮”的比喻(“理喻”)体现了基督教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源于一种珍爱生命的基本人生态度和立场。一个宏大的终极话题,在这样一个通俗的“理喻”中立时明了了。

    (2)“黑人怎能改变他的肤色?豹怎能除掉它的斑点?你们这些惯于行恶的人,怎能行善呢?”(《旧约·耶利米书》第13章)

    这是一个排喻的“理喻”,借黑人的肤色、豹子的斑点这样的天生特点,类比恶人的恶性生而有之并不可改变,语出《旧约》应该反映的是犹太教的道德观。中国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大意相当,都是在指出人身上的一些恶性出自天生又不可改变。

    (3)“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犯罪,都会引起主的愤怒,然而性欲乃是一种欲演欲烈的火焰,怎么也扑不灭,只能任其烧成灰烬。一个人如果沉迷于淫欲之中,那就无可救药,只能被欲火焚毁。”(《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第23章16节)

    如同中国人所说的“欲火中烧”“欲火难耐”一样,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理喻”,这种“理喻”的运用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性”欲念形象化、具体化,并且凸显了其可怕而巨大的破坏力。

    其实,正如在上边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有着蔚为大观的“理喻”运用,如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

    (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用“风”和“草”比喻君子和小人“德”的不同性质,顺利得出“草上之风必偃”的结论。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没有议论说理,但结论却是不证自明。

    (5)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孔子用堆山平地为喻,实际上是在阐发一种人生哲理:自己要做自己的主宰,究竟是少一筐土而费,还是加一筐土而成,决定权把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全靠自己。

    (6)“世俗之君子借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谓之黑。”(《墨子·鲁问》)

    墨子用人们对白、黑的不同认识比喻人们在“窃国”和“窃物”的认识上的糊涂观念,简洁明了,一语中的。

    (7)“假与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荀子用“假与马者”和“假舟楫者”为喻,阐述“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说理透彻,易于接受。

    (8)“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比喻“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说明事物受着时间和空间等条件制约的道理,耐人寻味,深刻隽永。其实《庄子》许多篇章都常用“理喻”来论说道理,如用“不龟手之药”比喻“不识深妙高远”的作用等,均含义深长,富有哲理。

    三、“理喻”的启示

    综上所述,不仅西方文化传统和希伯莱文化传统中,有着娴熟的“理喻”妙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理喻”的运用同样源远流长。意大利哲学家维柯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语言是同步发展的,人类历史经历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与“人的时代”这三个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三种语言则是“家族时代的语言”(无声的语言,如符号和实物等)、“英雄语言”(徽志、类似、比较、意象、隐喻和自然描绘等)及“人的语言”(约定俗成的符号)。人类最初都是借助神话、寓言、比喻来进行思维和交谈的,所以也有人把比喻称为“人类最初的语言”。

    两千多年前,《圣经》和《论语》,先秦诸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著述和言论中,在论辩和演讲时,对“理喻”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撇开环境、时代与语言发展进程的规律不谈,其显见的原因就是“理喻”在说理议论时,确实有着化繁为简、从易入难、变生为熟、由近及远的效用。

    今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仍然可以看到原初的比喻语言和思维在古圣先贤们身上的积淀,而这种积淀经由“化理入喻,以喻说理”的形式在比喻的世界里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此,我们隐约又看到在古希腊的广场街头,智者们论辩的身影,听到亚里士多德的赞叹:善用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在为现代语言——抽象的技术术语所麻痹了的今天,“理喻”确是一座“智慧的金矿”,特别是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把握住“理喻”的要旨,以一种全新的视域和方法,撇开传统的“喻学”概念,将最为原初的比喻意义重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去认知和解读“理喻”。发现、学习和运用“理喻”,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重大的帮助,而且对于锻炼思维、开启智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辞海》编委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②中国社科院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

    ③阎庆生,《鸿影小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④转引自冯广尧著《汉语比喻研究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页。

    ⑤维柯《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58页。

    ⑥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7页。

    ⑦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6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46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94页。

    (张丰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财经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