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大全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安全
  • 选购与维护
  • 电脑故障
  • 玩转微信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电脑 > 电脑入门 > 正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艺术浅析

    时间:2020-12-30 15:05:0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创作于1951年,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通过描写一个桀骜不驯的青少年叛逆者的苦闷彷徨反叛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真情纯洁与童真的渴望,向人们展现了当时美国人的精神特征,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各个不同方面的人性异化。本文从作品的叙事结构、叙事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叙事学视角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反异化、反叛主流文化的主题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叙事艺术 异化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叙述视角独特,作者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以年仅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为叙述者,通过第一人称限制性的视角,描述了主人公在纽约一天两夜的流浪生活以及志愿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寻求爱与理解的历程。作品颠覆了传统的情节模式,以非人格化叙述的手法,深刻揭露了二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的精神危机和当时的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异化现象,表达了作者反抗人性异化,渴望人性回归的美好愿望,艺术化地传达了作者在守望中寻觅真爱的良苦用心。

    一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结构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具有独特、复杂、高超的叙事艺术的文学作品。它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少年霍尔顿的人生历程。作者塞林格以主人公霍尔顿在异化社会里的追求与失落作为两项对立的叙事功能,构建了小说的整体框架。让追求与失落进行不断反复的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叙事文本的深层解构。

    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才智精深、想象力丰富、对未知领域极具探索热情的、强烈渴望理解与爱的青年,他在这个丑恶和虚伪的现实世界中执着地寻求着人类和谐的真、善、美,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失落。年轻的霍尔顿陆续从几个学校里被开除之后,来到了培养精英人士的名校潘西。在这里,霍尔顿满心期待着能够找到真理、正义以及社会的和谐,但现实却让他充满了沮丧、惊恐和绝望。他身边的同学们个个都是在英俊外表和儒雅举止掩盖下的自私、冷漠、荒淫无耻的伪君子。学校的老师们也是一副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这些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和“阴森可怕的学校”令霍尔顿失望至极,因此,为了摆脱这个令人沮丧、厌烦的地方,他踏上了通向纽约的路,期待在那里能够开始人生新的征程。但现实却又一次让他跌入了绝望的深渊,在纽约,人们对金钱、地位、名誉的追求达到了疯狂的状态,霍尔顿根本无法融入到其中,他渴望找到一个愿意在精神和灵魂领域相知的伙伴的愿望也化为了泡影。带着对现实社会的无限失望,他将希望寄托到纯洁、善良、友爱的儿童世界中。10岁的菲比就是霍尔顿心目中的天使,这个可爱、聪明、善良、真诚的小妹妹让霍尔顿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每当他遇到不如意时,菲比都愿意耐心地倾听哥哥内心的苦闷,帮助哥哥走出困境。菲比身上所闪耀出的纯真美好的人性光辉恰恰与周围冷漠、自私、虚伪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菲比所代表的儿童世界温暖了霍尔顿的心灵,所以他甘愿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将这天真、单纯、真诚、无私的人性美保存下来。但严酷的现实又再一次残忍地将他的理想打碎。小说中,塞林格这样描写到霍尔顿的感受:“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你或许以为有这样的地方,可你到了那儿,只要一不注意,就会有人偷偷地溜进来,就在你的鼻子底下写了‘×你’字样。”这猥亵与肮脏的意象让主人公寻找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化为乌有,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一颗破碎、伤痛、绝望的心最终隐遁于精神病院中。

    由此可见,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从叙事语法概念“角色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塞林格的这部《麦田里的守望者》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作者通过以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作为第一人称视角的叙述,展现了他追求“自我与自然、人类的和谐统一”的悲剧过程。小说中主人公怀着对美好价值求索的梦想,勇敢地踏上了寻求真、善、美的道路。但他所生活的环境中那些肮脏、丑陋的社会现象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让这个怀揣理想的16岁青年,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遭受到了重重阻碍。社会的罪恶让他的心灵难以得到超脱。因此,他憧憬着如童年时期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真诚、仁爱的关系,希望能够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块可以安然栖息的净土。塞林格在小说中通过运用复杂多样的叙事语法,将主人公霍尔顿的孤独、悲伤、绝望以及在追求理想途中不断恶化的悲剧命运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这样的叙事模式也有效烘托了小说的反异化主题。

    二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策略

    1 人称机制与时空机制

    传统的文学创作大多采用全知视角叙事方式来观察和述说故事,而塞林格则超越了传统叙事手法,以全新的叙事方式对故事进行了演绎。他在小说中选取16岁少年霍尔顿作为叙事者,以第一人称限制性的视角来消解权力话语,解构主流意识形态。霍尔顿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他正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观察世界的眼光必定异于常人,塞林格选取他作为叙述者来叙述故事显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霍尔顿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社会普遍价值观相背离的世界。例如小说中所描述的潘西学校是人们眼中培养优秀智慧青年的摇篮,但在叙述者霍尔顿的眼里,它却孕育着罪恶与虚伪。

    小说中,作者采用时空机制来进行多样化的叙事。通过改变传统小说在时间运用上的单维向度,打破时间的线性发展顺序,创造性地对故事时间的复杂与多样性进行了全新的布置与剪裁。小说开篇,霍尔顿在精神病院中讲述了去年圣诞节前几天他所经历的那段荒唐生活时,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对这几天的经历进行回顾。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身体整个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修养一阵。”这里,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使人物性格更为丰满,小说的情节更整体化。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在叙述中还采用了时间速度趋向于“零”的静止状态,让主人公暂时停止现实行为,进入回忆的状态,之后又再一次转入对当前事态的叙述中。

    空间叙事形式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一种重要叙事策略,它承担着多层次的叙事功能。小说中作者有意设置了一些重要章节的空间“点”及细节,如:爱德蒙旅馆、夜总会、百老汇、溜冰场、小学校、自己的家、历史博物馆,等等。通过这些空间的变换,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波动,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揭示了小说的异化主题。以下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情节空间“点”,如:(第一章)霍尔顿对潘西中学的介绍。学校的一块宣传广告和主人公对它的讥讽:“在那里我也没见到任何优秀的、有脑子的人”。(第八章)在爱德蒙旅馆,霍尔顿夜间从窗口看见的心理变态者。(第十二章)欧尼夜总会的虚假、粗俗的人们等。从人物出场的精神病院到潘西学校再到纽约,作者通过主人公霍尔顿的活动空间不停变换,来展开故事的叙述,使小说整体结构连贯、情节衔接自如。

    2 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

    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这两种视角的交叉运用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大叙述特色,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手法,这种叙述方式存在着两种视角,即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一个是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个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视角的交叉运用,可以使读者能够更自然、直接地接触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活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经验自我视角,而在开篇和结尾部分则大多采用了叙述自我视角。霍尔顿在回忆去年圣诞节前,因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退学,离开潘西来到繁华的纽约所经历的三天的流浪生活时,作者让主人公通过经验自我的深刻体验,以第一人称的经验视角对故事进行了叙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也适当地加入了叙述自我的视角,使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两种视角交替运行。例如,作者在描写主人公霍尔顿拜访他的老师安东里尼先生的情节时,主要采用了经验霍尔顿的视角,我们在小说描写中可以看到霍尔顿的认知全程,作者完全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场景,过于疲惫的霍尔顿几乎无精神与老师交谈,在睡着时却突然间被惊醒,睁开眼睛他惊讶地发现了在他心目中拥有有至高地位的安东里尼老师的手。作者在描写中采用经验霍尔顿的视角,让读者完全在现场亲身体验了小说中的这个事件。与此同时,作者在这段描述中也引入了叙述自我视角,在叙述自我的视角中,霍尔顿对安东里尼先生的同性恋倾向情节的回顾是一个事后印象,作者通过这样的叙述将一个异化了的成人世界以及霍尔顿对这个世界的彻底绝望展现给了读者。塞林格通过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这两种视角的交叉运用,将霍尔顿的心灵成长历程完整地呈现出来,使作品的叙事更加多元化,更具戏剧性效果。

    3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

    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是叙事的两大基本要素,小说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构成了小说的叙事时间,它是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将故事内容进行一定加工后展示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故事时间则是指小说故事情节中虚构的事件发生的自然时间以及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在小说文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通常会利用叙事时间来切割、打乱故事时间,形成时间错位,巧妙地安排好文本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是提高小说叙述效果的关键。《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两条叙述线,小说开篇从霍尔顿在精神病院疗养时的回忆说起,这个叙事时间是贯穿全文的叙述线,构成了小说的第一叙述层面。紧接着作者开始讲述霍尔顿回忆去年圣诞节前的一个星期六开始的一天两夜的游荡生活,这是小说的故事时间,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这些回忆建构起了小说的第二叙述层面。这样的叙述时间的处理方式给人物形象塑造增添了几分真实感,在时间上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有效增强了作品的叙事效果。

    三 结语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写人生异化、反人性异化的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一天两夜游荡纽约的经历,反映了物质生活优越的现代美国社会中各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展现了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挫伤与生活中的孤独,以及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小说的叙事艺术具有独创性,它打破了传统叙事手法的束缚,以第一人称限制性的视角来消解权力话语,解构主流意识形态。作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他所塑造的霍尔顿形象,是这异化社会的代言人,也是这异化社会的牺牲品。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和促进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 魏燕:《现代叙事文本的三大特征——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谈起》,《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2] 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 亚历山大,姚红译:《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英汉对照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4] 葛朝霞:《在迷茫和叛逆中追求纯真——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解读》,《名作欣赏》,2010年第30期。

    (马玉红,开封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