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党建材料 > 正文

    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1-12-03 17:25:0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弘扬主旋律,振奋群众精神,强化党员引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以下是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1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2020年我们的工作有成效。

      2021年医院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的活动主题,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服务,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医院发展步伐。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与本院的实际结合起来,主动寻求医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经。深挖潜力,主动创造机遇。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办院的思想意识。

      二、进一步强化管理、理顺机制,深化医院改革。

      我们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现代营销理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额,不断畅通服务流程,搞好医疗服务,最终实现让病人满意这一根本。

      三、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拓展业务范围,打造特色专科。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医疗业务范围的拓展,离不开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我们下一步的重点项目依然放在专科建设和专科特色建设上面,用特色专科去拓宽市场,用特色专科去服务患者。加大特色专科规模建设,力争使其成为__乃至鄂西北的品牌。

      四、进一步加强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医院通过近几年的引进和培养,已经拥有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更为突出。我们的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把培养重点从个别学科带头人,转移到优秀中青年骨干;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院内培训班的内容要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多方位多途径促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五、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系统工程。20__年,我们将把强调“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服务体系”作为医院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建设等措施,着力抓好此项系统工程,使医院成为襄城区名副其实的“医疗质量高、社会评价好”的“龙头医院”。

      六、进一步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医院要发展,队伍是关键。以强化医德提高技能为着力点,医院将继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整体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法,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细小处下功夫,在细微处见精神,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打造一支精神面貌好、工作能力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员工队伍。

      七、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采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全局管理并使其成为医院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医院的必然选择。是医院参与竞争和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时不我待。信息化建设要以满足需要为标准,构建医院信息化系统,使之成为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患者与社会沟通的交流平台。

      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为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院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以“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为__市的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2

      一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亲临X为契机,四级联动,压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一年来,我们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X村考察指示要求为契机,压实四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X次,组织部部务会研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X次,制定下发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清单、负面清单,召开市委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汇报会、举办“乡镇党委书记论坛”X次、每月视频调度X次,推动四级党组织书记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坚持以“三个组织化”为总抓手,破冰解难,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一年来,我们把“三个组织化”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总抓手,聚焦产业扶贫组织化,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X个万亩农业示范园,流转土地X万亩,带动贫困人口X户X人;由村党组织牵头,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覆盖贫困户X万户X万人,年人均增收X元,有效破解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无产业难题。聚焦就业扶贫组织化,稳保结合、内外联动,新增公益性岗位X个,建成扶贫车间X个,吸纳X人就地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X万人次,采取党组织牵头、能人搭桥的方式,组团式外出务工,有序转移就业X万人,全市外出务工X万人,与往年保持平衡。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帮教结合、管服并重,建成搬迁安置点X个,建立党组织X个,涉及搬迁的X名党员全部编入党组织,X户X人实现100%入住;组织X万余名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手把手”帮带搬迁群众;对X名搬迁建档立卡人口进行全覆盖技能培训,实现就业X人。全X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三个组织化”第二季度现场调度会在X召开。全X个贫困县、X个贫困村、X户X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实现动态清零。

      三是坚持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尽锐出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一年来,我们坚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组织力,深入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X级党员领导联系整顿X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X个党支部100%完成规范化建设。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农村党员X万人。选派X支驻村工作队、X名驻村工作队员,X级X个帮扶单位、X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协调资金X万元。充实乡村工作力量,选派X名乡镇干部到村任职,X名村干部参加“双提升”行动计划,聘用村级党建助理员X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X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X名。协调中央单位和上海闵行区派出挂职干部X人,帮扶资金X亿元;组织X名省委联系专家、X个市级专家服务团到贫困村开展服务,举办培训X场,受训群众X人次。

      四是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正风肃纪,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一年来,我们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市委共提拔脱贫攻坚实绩突出X级干部X名,占提拔干部总数X%,提拔科级干部X名,晋升职级X名。在疫情防控一线提拔X名、晋升职级X名,在全X进一步树立“凭工作立身、靠业绩晋升”良好氛围。同时,我们针对X、X案等一系列大案,在全X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戒,从严执纪,处置脱贫攻坚问题线索X件,问责处理X人,党政纪处分X人。在群众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二、直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们的工作还有薄弱环节。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用在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上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能否巩固、是否接续,明明白白就摆在那儿,藏也藏不住,滑也滑不过去。有问题不可怕,对问题看不见、躲着走才可怕。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巩固、接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引领高质量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能力不强。少数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不强、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引领服务群众能力不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有的地方主动思考谋划工作少、机械执行上级部署多,抓党建与抓脱贫攻坚融合不够,对以“三个组织化”为总抓手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办法措施不多,组织动员能力不足,导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平衡、特色亮点不突出。

      二是党员干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力度有所减弱。随着脱贫攻坚省级第三方专项评估验收、脱贫攻坚普查和国家抽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相继实施,部分基层干部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甚至存在“脱了贫”就“交了差”、“见底清零”就已经“大功告成”的错误想法。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有所松懈,认为大家辛苦了一年、脱贫后应该放松一下,导致少数驻村工作队员不仅思想上放松、纪律上也放松,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个别帮扶单位和挂钩干部产生厌战情绪,脱贫攻坚工作不安排不积极不主动,有懈怠思想。

      三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谋划不深。部分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等缺乏思考,对如何有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研究不深不透,对如何更好加强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和强边固防等创新措施不多,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和狠劲。虽然探索创建了乡村振兴“党建+”示范乡村25个,但没有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接续乡村振兴,2021年我们的工作“在路上”

      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接续“脱贫之力”,我们需要更加给力,今年要重点谋划以下工作:下

      一是精心组织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期间全市中心工作,创新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规划,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党建统领,突出政治建设,探索总结乡村振兴“党建+”示范乡村特色成效,构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完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市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二是切实抓好乡镇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以当前和明年即将开展的换届为重要契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千方百计选优配强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创造美好生活的乡镇党委班子和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通过换届实现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提升,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是进一步深化转化“三个组织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紧盯工作中短板弱项,层层压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认真总结“三个组织化”促脱贫攻坚的成功做法经验,把“三个组织化”深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持续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建立村干部专业化管理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

      四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党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利用村组活动场所,开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弘扬主旋律,振奋群众精神,强化党员引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基层发展党建工作汇报材料3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等建设的有利机遇,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依托桐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桐城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

      2、发展思路。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文旅体产业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文旅体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我们要紧跟时代趋势,牢牢把握机遇,以《桐城市文化发展规划(2016-2030)》《桐城市全域旅游规划》、桐城市体育规划为指引,加快“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规划编制,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则融”的工作思路,赋能文化旅游体育,推动文化旅游体育领域的资源融合、平台融合、项目融合、产业融合、功能融合、活动融合、科技融合,彰显融合发展的溢出效应,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推进人文强市战略实施,加快文教名城建设,实现文旅体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新亮点。

      3、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谋划一批、建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点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体企业,树立一批文旅体公共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体育强县等创建工作,加强文化旅游体育阵地建设,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形成文化旅游体育事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十四五”工作安排

      (一)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后续建设,根据部颁标准,文化馆、图书馆继续创建国家一级馆,博物馆创建国家二级馆,继续完善公共文化场馆绩效评价机制。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桐城市文化馆、图书馆、桐城大剧院等,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全市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建设覆盖全市的应急广播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两条旅游绿色廊道,推进龙眠山景区、嬉子湖文旅小镇建设,统一全市旅游标牌标识,继续建设一批旅游公厕、旅游停车场。完善体育强县指标体系,增强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继续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坚持以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为抓手,对新建小区住宅在审批土地与规划建设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预留出一定面积建设群众健身场地和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新建10块社会足球场地,依托镇、村两级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运营、管护,完成乡镇三个一建设任务,实现市级五个一建设提质升级。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市直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和镇街综合文化站专业人员,推进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和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强化村级文化协管员、文化管理员、文物保护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大讲解员、导游的培训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吸引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体育骨干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足球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机构为骨干,以单项体育协会为助手的体育人才机制;全面提升文旅体系统业务和服务水平。

      (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构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扎实推进文化遗产各类项目申报。继续推进六尺巷历史文化片区恢复与修缮工作,确保按进度进行。有序推进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左忠毅公祠等文保单位修缮布展工作;继续推进“三街一巷”工程实施,有序开展老城区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加强对市图书馆重点古籍保护修缮利用力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位一体”保护体系。挖掘、整理市域内“非遗”项目,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数据库。

      (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园区为依托,打造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谋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充分挖掘桐城名人、古迹、戏曲等文化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现有项目,尝试发展新兴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在巩固周边市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江浙沪旅游市场,将桐城打造成研学游高地。扶持广告会展、文化传媒、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发展,“十四五”期间培育1-2个支柱企业。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包装印刷产业、演艺娱乐业、工艺美术品业、新闻图书出版业及其他新兴文化业态;重点挖掘六尺巷文化、桐城派文化、黄梅戏文化以及名人故居文化、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资源,谋划古城怀旧、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教育修学、明清风情影视基地等具有桐城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六尺巷片区、孔城老街、嬉子湖生态湿地、仙龙湖山水园、龙眠山文化旅游区、花间塘乡村旅游风情区、披雪瀑、三道岩、蟠龙湾等景区(点)以及建设,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充分发挥桐城省级包装印刷园区、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新渡镇省级包装印刷产业集群镇等优势,加快经开区、双新产业园建设,实现产业聚集,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将桐城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包装印刷基地,争创国家级包装印刷园区。积极推进文化精品战略,着力打造1-2部以父子双宰相等桐城历史名人和经典故事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及一批在全国范围颇有影响的文学艺术作品,提升桐城海内外的影响力。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资源重组,打造一批为群众喜闻乐见、影响深远的精品剧目,提高黄梅戏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扩大政府向社会演艺团体购买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积极促进演出娱乐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重点在精品旅游区开发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打造若干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收益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发挥桐城玉雕产业园聚集功能,打造集原材料供应、研发、加工、销售、展示、培训等为一体的玉雕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扶持佛光公司、徽煌工艺品公司实行规模扩张,面向旅游市场,开发铸胎掐丝珐琅和铜质工艺系列产品;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注重培育、引进、发展创新型、高附加值的文化企业和创意设计、数字动漫、文化会展、网络游戏、传媒制作等新兴文化业态,打造文化新业态众创空间,积极吸引文化创投,开发具有桐城特色文化内涵的动漫美术产品,如推出系列以桐城派名士为原型的动漫卡通形象、以“六尺巷”礼让文化为主题设计动漫美术产品,打造桐城文化主题动漫科技产业基地。引导桐城会展业企业进区入园,抱团发展,不断提升桐城会展业影响力。建设文化产业孵化器,搭建高新产业孵化平台。引导培育1-2家体育设备制造企业。

      (五)着力特色品牌建设

      持续提升“文都桐城”形象,根据我市特色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推进桐城文学小镇建设,深化文都讲坛、非遗课堂、严凤英戏迷俱乐部等文化品牌建设,继续办好“周末百姓大舞台”,倾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运用各类媒体宣传,尤其注重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不断扩张桐城文化旅游体育的影响力;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及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等,组织开展文化遗产展演;开展好嬉子湖红花草节、樟枫桂花节、唐湾民俗文化节、吕亭采茶节、大关美食节等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全域旅游“四级联建”,推进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的创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合肥都市圈,强化文旅体交流与合作;谋划打造一个在全省有影响的体育赛事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品牌健身活动、大众健身普及活动、赛事活动互为补充的多元全民健身活动格局;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实现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