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定义
  • 成功的秘决
  • 成功的作文
  • 成功故事
  • 成功人士
  • 成功之道
  • 成功学演讲
  • 成功学书籍
  • 成功语录
  • 成功案例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成功 > 成功语录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人史料建设;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1-01-11 00:09:40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 史料建设时图书馆学人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需要开展以扎实史料为基础的实证式研究。图书馆学人史料包括基本史料、一手档案史料、口述史料和工具书性史料。作者建议时非图书馆报刊的图书馆学人著述进行整理汇编,新编纸质索引,逐步实现全文数字化,分工协作开展档案史料和口述史料建设,在学术评价制度上鼓励图书馆史料建设。

    关键词 近现代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人 史料 中国

    最近笔者读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在《山东图书馆学刊》上刊发的《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以下简称《传承》)一文,作者强调了图书馆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列出了一个40人的《20世纪重要图书馆学家简表》,附后还列举了一些生平不详,以待查考的人物。联系到自己五年前制作“中国图书馆界人物纪念网”(现址:http://lib.jiangnan.edu.cn/renwujinian/index.htm)及近年来业余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人史料搜集的切身体会。笔者深有感触。此外,纪念图书馆学人最好的方式是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笔者谨以此文缅怀生前长期致力于图书馆学人史料搜集工作的东南大学张厚生教授!

    1

    史料对于图书馆学人研究的重要性

    现有图书馆学人资料不足、史料搜集困难、史料整理开发工作滞后已成为推动图书馆学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制约因素。在历史研究中,史料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尽管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颇有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实离开史料。历史简直无从研究起”。缺乏扎实史料根基的图书馆学人研究极易导致研究的片面性,甚至离历史真相相去甚远,造成“许多被图林当作大师的人物凡是在写到历史时基本上都是在以讹传讹地抄载,害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一般的学人就更不用说了”的严重后果。对刘国钧“要素说”的误读就是明证。所以说没有必要和充足的史料,图书馆学人研究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和无米之炊,研究出来的“成果”只能是空中楼阁,是经不起推敲的。

    2

    图书馆学人史料的类型、来源及整理开发现状

    图书馆学人研究所需史料大体包括个人著述文集、报刊资料、地方志等基本史料。手稿、日记、书信、家谱、照片、机构文档记录等一手档案史料,起重要补充作用的口述史料和年谱、人物工具书等汇总性、工具书性史料。这是从史料的作用、性质角度为叙述方便所作的大致区分,某些类别间可能存在一定交叉,如已公开的部分日记、书信可能收入个人文集出版,报刊资料上有时也会刊登以往未发现的手稿(原稿)、书信等,这是需要注意的。

    2.1 基本史料:个人著述文集、报刊资料、地方志等

    将图书馆学人一生中所有的论著、报告等搜集起来,按时间或主题分类,结集出版,就成为其文集(或全集),这是研究图书馆学人的最基本史料。通过这类文集我们就可以了解图书馆学人的思想演变过程、学术观点的脉络轨迹。现在编有的近现代图书馆学人文集并不是很多,且基本都是论文选集。如《杜定友图书馆学论文选集》、《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1919—1944)》、《钱亚新集》、《钱亚新文集》、《毛坤图书馆档案学文选》、《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严文郁先生图书馆学论文集》。一些纪念文集也收录了部分学人的作品,如《李小缘纪念文集》、《李小缘纪念文集(2007)》、《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多人论文选合集,如《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1912—1987)、《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学卷》、《百年文萃——空谷余音》等。而出版有个人全集的屈指可数,大陆目前似仅有《汪长炳研究文集》和《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收图书馆学论文),前者生前留下的图书馆学论著不多,后者因转行英国文学研究,早期的图书馆学论著也不多。台湾则出版有洪有丰的《图书馆学论文集》(收入其著作《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和其余公开出版的论文)和《屈万里先生全集》等。据悉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将联手编辑出版《杜定友全集》,预计篇幅在600—800万字,希望此举能进一步推动学界对图书馆学人全集的编纂工作。

    除手稿、未刊遗稿外,近现代图书馆学人发表的著述(包括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上递交的提案等)刊登在民国期间的期刊、报纸之中,书籍著作另外单独出版,这些都构成了编辑文集(或全集)的来源。它们长期停留在故纸堆中,除曾编制索引目录外,影印再版或数字化的整理开发工作滞后,今人利用十分不便。报刊论文方面,民国图书馆学三大刊中,台湾率先于上世纪60年代末由学生书局影印出版了《图书馆学季刊》(以下简称《季刊》),笔者在南京图书馆翻阅过全十册的影印版,装帧精良,阅读上完全可以替代纸张发脆发黄的原版,但大陆藏有台湾影印版的馆很少。生命力最长的《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以下简称《会报》)直到2009年6月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距离原版最后一期已逾60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以下简称《文华》)则至今未见再版(近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年第四期末页广告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陆续出版《季刊》、《文华》等,为“中国图书馆学史料丛刊”系列)。虽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之前已经影印了三套数十册的《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这还只是包括了民国主要的公共和学校图书馆的馆刊,还有诸多地方图书馆协会会刊、专门图书馆编辑的刊物(如《商务印刷所图书馆部图书馆通讯》等)、在其他学科(如教育类)期刊刊登的图书馆学论文和很多报纸的图书(馆)副刊尚未集中影印。另一方面,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影印版翻阅和阅读便利,但价格昂贵,如三套馆刊荟萃总价约3万元,不光个人难以承担,许多图书馆都未必购买,如南京地区图情教育发达,就没有一家购齐有三套馆刊荟萃。鉴于此。免费的或低成本的网上公开的数字化产品就成了另一补充,但情况也不乐观,如《季刊》未见互联网数字化,《会报》在CADAI,上不全,且现在CADAI,使用有IP限制,《文华》只在个别学校自行扫描。内网提供浏览服务。笔者曾建议开发建设图书馆学科文献信息总库,虽然现在各馆各机构进行的数字化开发工作不少,但都是针对本馆馆藏所进行的,各馆收藏的图书馆学文献种类不一,容易造成部分重复、部分遗漏的情况,我们应该有一个全国层面统一的民国图书馆学文献集中、协调复制计划

    在图书馆学人撰写出版的著作方面,整理开发工作比起期刊论文更为落后。《传承》介绍范凡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的附录《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书目》共统计出943种著作。虽然笔者尚未见到这份书目的具体内容,但李钟履先生上世纪50年代末编纂的《图书馆学书籍联合目录》共著录图书馆学书籍1026种,除去解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