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大全
  • 名言大全
  • 成功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励志名言
  • 励志电影
  • 励志歌曲
  • 高考励志
  • 大学生励志
  • 青春励志
  • 职场励志
  • 高三励志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励志 > 成功学 > 正文

    浅议如何抓好初中班级文化建设

    时间:2021-01-18 18:02:1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7-0107-02

    班级有如军队的连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如同成熟的企业有企业文化,成熟的学校有校园文化一样,每个成熟的班级也都有自身的班级文化。在初中,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在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全班同学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精神因素和行为准则及作风。它能够体现班级的形象特征、成员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运行态势,它渗透并影响到班级学生思想、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班级独特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在初中,加强班集体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健康充分的发展。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班级精神与文化氛围,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显示于班级的气质、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等一切生命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班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多功能性。我认为目前初中班级文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理想文化、制度文化、知能文化、审美文化。

    理想文化是班级建设目标。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说明规章制度对于‘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另‘个层面是知能文化,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审美文化不同于偏重于理性的理想文化,不同于有板有眼的制度文化,也不同于知能文化,它是‘种以情感为中介,以形象趣味性为基本特征,陶冶学生性情的班级文化。每一次班级审美文化活动,如在日常生活中的衣着打扮的引导,教室、寝室环境美化,创作文学艺术作品,表演才艺节目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增强审美感受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并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最终使他们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班级文化的主体是班级成员,班级成员是班级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又是班级文化的体现者。班级的各种文化主要又是通过班级人的三方面活动呈现出来的。

    (一)师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正如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所说的那样:“我想不到有任伺‘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蔡元培先生也认为各科教材均有“美育之要素”“‘经老师提醒,则学者白有无穷之兴趣”。为此,班级的组织者、直接领导者,第‘责任人班主任要树立全方位、立体作战的思想,抓班级教育集体的落实,大力协同任课老师根据明确的教育目的,齐抓共管,正确阐述学科的审美价值,对各种文化加以选优汰劣活动,并给予理论化、系统化,保证把人类最精粹的文化要素传递下来,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

    (二)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在校园、班集体中进行的种种交往活动。例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月、联欢会、演讲比赛等活动,精心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或观摩这些活动,可以起到把理想文化意蕴形象化、生动化的作用,特别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从受到严格教育教学纪律约束的课程教学活动到较为白由选择的课外活动,主体性得到进‘步充分的发展。

    (三)班级白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是社会组织中的一个细胞,班级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大文化密切相联。一方面,我们感到班集体和社会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新一代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高层次文化氛围所形成的优雅气质和独特风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建设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只是把目光投入校内而较少关注现实社会,将学校和社会家庭脱节,个人品格和社会品格脱节,那么班级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经院文化”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加强班级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联系,促使班级文化社会化,并具备强烈的时代现实感,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条是班级文化传播中汲取社会上的新文化,“兼容并包”,选择、批判、丰富班级文化自身;另一条是引导同学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社会实践为中介,组织学生开展多方位的社会经济、教育调查,开展书评、读报活动,请劳模、学者作报告,组织参观、向贫困区、希望工程捐物捐款……把班级文化与社会文化紧紧联系起来,既主动接受社会大文化的熏陶,又以高品位的校园班级优秀文化辐射社会,影响和推动社会大文化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个体品格在一定的条件下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品格。

    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定的阶段性,其方法也是随机多样的。

    (1)目标诱导。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对集体行为具有引发推动作用,是班级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此,每学期都应根据学校工作目标的指导,结合本班的实际,又有可行性的大、小目标,做到将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集体和个体由一个个小目标走向大目标——班级连年创先进,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展其个性优长并胜任班级工作的领导工作。

    (2)情感疏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不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人类情感对理性的重要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熟悉、亲近、了解、关心、理解、信任、尊重,可以使班级成员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进而追求成为社会时代发展和师长所导向的人,这种时代与师生之间的精神影响,常常胜过强迫意志的说教和命令,为此班主任老师要能通过学生的周记、个别谈心等形式,成为班集体的信息交换中心和情感调节中心,并通过宣传活动,促使学生识大体、顾大局,爱我班级、尽我职责,与时俱进,创造出共同合作进取的班级心理环境。

    (3)榜样引导。由于人们的行为普遍地受到模仿这种心理和机制的作用,因此,榜样一般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我们应充分利用优秀教师的人格力量,内部的先进典型和外界的模范人物教育学生,走先进模范成长的道路,充分展示群体的形象特征。

    (4)制度督导。制度文化督和导的功能要求我将物化管理和人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班级制度督导的有效性,除了受校园环境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制度督导的全过程能否连贯、有针对性。为此,我们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各方面有章可循,有纪可依;另‘方面也应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化功能,完善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比如,开展自律模范,学习标兵,全能小标兵,以及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等活动,都能促进学生自律与自我发展,让学生的智慧、才能自由地发挥、施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努力学习相关的先进教育理论,深入班级实际,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发展特色。遗憾的是当前有不少学校重视不够,只有我们在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真正做到身先士卒,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内涵,增添活力,切实实现文化育人。

    (责任编辑全玲)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