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办公文秘 > 正文

    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整合三篇

    时间:2023-09-21 14:55:1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整合三篇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此收录了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整合三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整合三篇

      【篇一】意识形态工作四项制度

      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本部门的意识形态重点工作,对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及时过问、亲自处理,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亲自抓。

      3、抓好干部理论学习,每年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专题学习教育不少于四次。

      4、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以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党支部、科室、二级机构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5、加强反邪教工作,防范邪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6、积极同社科理论界、经济界、科学界知识分子交流,做好学术带头人、领军人物的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走访、建立联系制度、参加学术活动、邀请座谈等形式,不断拓展同知识分子沟通的渠道。

      二、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

      1、实行意识形态报告工作责任制,各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2、党支部每半年向局党组专题报告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分别在6月20日前和12月15日前落实。

      3、遇到有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或特殊情况,党支部随时向局党组报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4、党组成员及各党支部应当把意识形态工作履职尽责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述学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

      三、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

      1、建立分析研判机构。成立x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局属各党支部书记、各科室、二级机构负责人组成。

      2、分析研判时间。常规性研判每季度组织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每年的3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中旬、12月中旬进行,特殊情况及时研判。

      3、分析研判内容。重点分析研判城管系统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存在的重大舆情和重大问题、今后的应对策略等,研判结果以通报下发各科室。

      4、定期通报结果。在全局系统通报每年不少于两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情况。

      四、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制度

      1、局党组负责组织检查考核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

      2、检查考核每年至少两次,纳入全局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与述学述职述廉相结合,统筹安排部署。

      3、检查考核内容为中共x县委印发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内容,按照县委制定的测评体系标准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

      4、检查考核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向局党组汇报,同时向被检查考核对象反馈。

      5、检查考核情况要在全局进行通报。

      【篇二】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

      一、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制度

      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牢固树立抓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到是渎职的理念,做到知责明责、守则履责、担责尽责、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制度执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本部门本单位的意识形态重点工作和责任制,对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及时过问、亲自处理,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亲自抓。

      3.局属各党支部要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其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学习每年不少于6次。

      4.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局党组统一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局党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各股、室二级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5.统筹协调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中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6.加强反邪教工作,防范邪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二、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组对本局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

      2.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组书记抓好协调指导落实工作,做到知责履责尽责。

      3.党组及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和“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4.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神,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5.局党组要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本领,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三、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制度

      1.对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分析研判,由局党组牵头组织实施。其他相关股室、二级单位密切配合,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准确提供有关情况。

      2.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清主流支流,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每季度对思想理论、新闻舆论、文化艺术、社会舆论、思想道德、网上舆论等进行分析研判。

      3.对重大敏感时间节点、重大舆情热点需注意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研判,对特定领域和群体重要情况随时进行分析研判。

      4.健全完善组织协调、社会调查、科学分析、工作保障等机制,推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四、意识形态报告制度

      1.局党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每半年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并上报市局和县委宣传部。

      2.局党组应当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向党员大会报告的重要内容。

      3.局党组应及时向市局和县委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意识形态督查制度

      1.每年有局党办公室牵头,对单位开展一次专题督查。

      2.督查工作采取全面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书面督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局党组书记要对意识形态工作督查结果存在突出问题的股室、二级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

      4.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考核。

      六、意识形态责任追查制度

      严格追查问责是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关键。必须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和“硬约束”,既查失职、渎职,也查“为官不为”“为官慢为”,对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报请县纪委追究责任(一般干部职工参照执行)。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或公开道歉,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情节特别严重地,给予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免职、降职、辞退。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

      1.对党中央或者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的重大宣传教育任务、重大思想舆论斗争组织开展不力的;

      2.在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上,主要领导没有站在第一线、没有带头与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

      3.管辖范围内发生因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4.对重大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处置和引导不力,引起思想混乱,造成严重影响的;

      5.对党员干部公开发表违背党章、党的决定决议和政策的言论放任不管、处置不力的;

      6.所属舆论阵地出现严重错误导向的;

      7.管辖范围内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有发表否定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言论,造成不良影响的;

      8.对管辖范围内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严重问题隐瞒不报的;

      9.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论坛讲座等公开发表违背中央精神言论、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

      10.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

      11.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外活动中,因言行不当在政治上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

      12.其他未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篇三】意识形态工作五项制度

      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明确党委领导班子对辖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导向;分管领导具体抓意识形态工作,承担直接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守好门站好岗。

      3、党委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听取专门汇报。党委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重要事件要亲自处理,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亲自抓。

      4、抓好干部理论学习。每年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学习不少于一次。

      5、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成立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6、加强对宗教及宗教思想传播管理。党委每年专题研究一次民族工作和宗教活动情况,引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爱国的宗教观;坚决查处、取缔邪教组织及其活动,防范邪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二、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

      1、实行意识形态工作报告责任制。党委(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2、党支部每半年向党委专题报告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分别在6月28日和12月28日前落实。

      3、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或重要事件,党支部随时向党委报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4、党委班子成员及党支部书记应当把意识形态工作履职尽责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述学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评议。

      三、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

      1、建立分析研判机构。成立场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支部书记任成员。

      2、建立周报告月分析研判制度。每周五下午3:00前向x市委“意识形态工作群”报告本周情况,每月28日前向市委宣传部报送本月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专题报告。

      3、分析研判内容。重点分析研判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存在的重大舆情和重大问题、今后的应对策略等。

      4、定期通报结果。x党委每半年通报一次意识形态领域情况。

      四、意识形态工作督查制度

      1、x党委负责督查辖区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

      2、督查工作每年开展一次。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场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与述职述廉相结合,统筹安排部署。

      3、督查考核内容为《x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中规定的内容。

      4、督查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向x党委汇报,同时向被督查对象反馈。

      5、督查情况要在全场范围内进行通报。

      五、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1、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工作、研判形势、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实现信息共享。

      2、成立联席会议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场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组成。

      3、职责分工

      (1)x党委按照《x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内容,落实9个责任项目,重点落实理论武装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就是落实“十纳入三报告一督查”。

      (2)x党委要把落实中央、湖北省委、孝感市委、x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情况,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严重错误倾向、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每季度末进行,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秩序。

      5、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宣传部门负责。

     

    有关的专题